2022年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参考题库150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参考题库1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到2025年,长江流域 总体水质保持为优,干流水质稳定达到()类。 A、 I B、 II C、 III D、 IV 答案:B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导思想是以实现减污 降碳协同増效为总抓手,以()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 作方针。 A、 生态文明 B、 可持续发展 C、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答案:C 3.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和取 得的最重要理论成果是确立了()。 A、 乡村振兴战略 B、 “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 C、 五大发展理念 D、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答案:D 4. 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D) o A、 《封闭圈》 B、 《增长的极限》 C、 《只有一个地球》 D、 《寂静的春天》 答案:D 5. 环境治理要充分运用()手段。 A、 行政化 B、 市场化 C、 法制化 D、 科技化 答案:B 6.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A、 艰巨性 B、 人文性 C、 长期性 D、 复杂性 答案:B 7. 下列不属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做法是()。 A、某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行业 B、 将瓜皮果壳等丢入厨余垃圾箱 C、 外岀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D、 某市规划高传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已完成风机安装 答案:D 8.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A、 国土 B、 耕地 C、 林地 D、 森林 答案:A 9. 展望()年,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建成。 A、 2025 B、 2035 C、 2050 答案:B 10.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基本实现。 A、2025环境优良 Bx 2035美丽中国 C、 2060美丽中国 D、 2060环境优良 答案:B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 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 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A、 绿色低碳 B、 节能环保 C、 绿色低碳 答案:B 12. 深化大气环境监测,推进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建设,以()和()协 同控制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 A、 细颗粒物(PM2.5);臭氧(03) B、 颗粒物(PM2.5);臭氧(03) C、 细颗粒物(PM2. 5); 一氧化碳 D、 颗粒物(PM2.5); 一氧化碳 答案:A 13. 生态文明制度建立中,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实行〔D〕。 A、 经济开展优先兼顾生态文明建立制度 B、 先污染后治理制度 C、 放宽污染排放量标准制度 D、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答案:D 14. 生态文明建立的目标是?() A、生态公正 B、 经济开展 C、 生态平安 D、 新能源革命 答案:C 15. 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的是〔B〕。 A、 草地 B、 森林 C、 海洋 D、 沙漠 答案:B 16. 《全球升温1.5°C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 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B)达到1.5°Co A、 2025 年 B、 2030 年 C、 2035 年 D、 2050 年 答案:B 17. 合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 化改造。 A、 清洁 B、 高效 C、智慧 D、绿色 答案:A 18. [A]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A 19. 将〔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 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 治理环境 B、 节约资源 C、 保护生态 D、 保护环境 答案:D 20. (A)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1.0分)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中国 答案:A 21.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次全国环境保护大 会? A、 6 B、 7 C、 8 D、 9 答案:C 22..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立和生态环境保护,又提岀了新目标:到203 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根本实现;到(A),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P14 A、 本世纪中叶 B、 本世纪前叶 C、 本世纪后期 D、 2035 年 答案:A 23.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岀()前实现二氧化 碳排放达到峰值、()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A、 2030 年 2060 年 B、 2035 年 2060 年 C、 2030 年 2065 年 D、 2035 年 2065 年 答案:A 24. 推动三水统筹,优化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完善水生态监测评价,拓展水污 染溯源监测。建立全国“三水统筹”监测管理平台,推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 源监测数据共享。 A、 水环境、水生态、 水资源 B、 水环境、水污染、 水资源 C、 水污染、水生态、 水资源 D、 水环境、水生态、 水污染 答案:A 2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 准脱贫、()的攻坚战。 A、 保护环境 B、 节约资源 污染防治 D、 乡村振兴 答案:C 26. 良好的()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A、生态环境 B、物质条件 C、生存环境 答案:A 27. 公民应増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 低碳、节省 B、 自给自足 C、 奢华 D、 浪费 答案:A 2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岀: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A、 尊重自然 B、 顺应自然 C、 保护自然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9.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统称为新发展理念。 A、 和谐发展 B、 绿色发展 C、 可持续发展 D、 科学发展 答案:B 30.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家主席指岀,打好()时间紧、任务重、难 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 A、 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党的领导 B、 蓝天保卫战、加强党的领导 C、 生态建设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 D、 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 答案:A 31.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 A、 “塑战速决” B、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C、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D、 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答案:C 32.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A、 生态文明 B、 青山绿水 C、 良好生态环境 D、 生态和谐 答案:C 33. 旅游过程中,以下那种行为是不提倡的?() A、 保护花草 B、 不惊扰动物 C、 购置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当纪念品 D、 不随意使用野生动物和采食野果、野菜 34.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构建省市县三级() 体系,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行为。 A、 应急预案 B、 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C、 天气应急预案 D、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答案:D 35. 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开放 B、 绿色 C、 美丽 D、 共享 答案:C 36. 到()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 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 A、 2023 B、 2025 C、 2035 答案:B 37. A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 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 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A、 环境资源使用权 B、 环境状况知情权 C、 环境参与权 D、 环境侵害请求权 答案:A 38.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A、 两者都不是 B、 两者都是 C、 经济结构 D、 能源结构 答案:B 39.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到()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伐以 内。 A、 2023 B、 2025 C、 2035 D、 2050 答案:B 40. 工业、燃煤、机动车是。保卫战的三大污染源。 A、以下都是 B、 净土 C、 碧水 D、 蓝天 答案:D 4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 艰巨性 B、 人文性 C、 长期性 D、 复杂性 答案:B 42.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A、保护环境 B、 节约资源 C、 保护自然 答案:B 43.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为目标。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境承载力 C、 遵循自然规律 D、 绿色科技 答案:A 44.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A、 生态文明 B、 生态环境 C、 生态精神 D、 生态和谐 答案:B 45. 党的()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 在全局工作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A、 十八大首要 B、 十八大突出 C、 十九大首要 D、 十九大突出 答案:B 46.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B、 加大生态建立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 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开展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D、 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开展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答案:D 4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岀,〔C〕是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千年大计。 A、 生态环境保护 B、 建立美丽中国 C、 建立生态文明 D、人与自然和谐 答案:C 48.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制度,是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増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A、 平行 B、 垂直 C、 集中 D、 分散 答案:B 49. ()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 低碳发展 B、 绿色发展 C、 生态发展 D、 循环发展 答案:B 50. 习近平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 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 生态保护红线 B、 自然保护红线 C、 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 答案:A 51. 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 A、 工业废气排放 B、 损害群众健康突岀环境 C、 城市污水治理 答案:B 52. “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根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 受”属于下面哪个层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