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杀虫剂原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农药杀虫剂原药项目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分析 x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4 二、 行业竞争格局 5 三、 必要性分析 7 四、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8 五、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4 六、 管理体系成熟度等级 18 七、 ISO9004:2009主要内容 22 八、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28 九、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30 十、 质量及相关术语 34 十一、 质量特性 43 十二、 项目基本情况 48 十三、 公司简介 50 十四、 项目规划进度 5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52 十五、 项目投资计划 54 建设投资估算表 55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56 流动资金估算表 58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59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60 十六、 经济效益 61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62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3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6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67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69 一、 产业环境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对接国际高端产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为融入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大范围参与地区协调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经历“十二五”发展,区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发展优势更为彰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速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叠加,这些都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还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决战期,总体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诸多矛盾的叠加要求统筹化解,风险隐患的增多需要未雨绸缪。当前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市场需求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区域自身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尚在培育,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压力并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基本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以创新的思路探索发展的新路径。 二、 行业竞争格局 1、全球农药行业竞争格局 农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都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农药行业主要包括新药研发推广、原药生产、制剂销售三个环节,其中原药生产环节竞争激烈回报相对较低,其他两个均为高附加值环节。按照业务规模和主要环节的盈利贡献度,行业内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新药研发推广和全球化销售网络为核心的全球农化巨头,农药业务规模在60亿美元以上,包括拜耳作物科学、先正达、巴斯夫和科迪华,以2019财年销售额计,CR4约为50.08%。第二梯队为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推广能力,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并具有明显的区域销售优势的跨国农药企业,农药业务规模在20亿美元以上,包括富美实、印度联合磷化、安道麦、住友化学和纽发姆,CR9约为76.36%。第三梯队农药业务规模低于20亿美元,以原药生产为主业,并致力于提升农药创新能力与制剂销售能力,目前主要为第一梯队及第二梯队供货,包括我国的扬农化工、润丰股份、颖泰生物、红太阳、新安股份等。 从全球角度来看,农药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大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农药行业的集中度仍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仍有欠缺,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正不断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具有技术、资金、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得到更多发展机会。 2、产品进口国的有关农药政策及竞争情况 (1)进口国基本情况 由于农药属于特殊化工产品,全球各地均实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及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如果农药原药或制剂要在该地区销售,必须要事先符合进口地法律的相关规定。 (2)有关农药政策 印度是世界上农药管理立法较早的国家。早在1968年9月2日,印度就颁布了农药法(TheInsecticidesAct,1968)。该法的主旨就是管理农药进口、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等方面。印度农药管理的两大主体机关为中央农药委员会和登记委员会,中央农药委员会需要对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就《农药法》实施有关的技术问题提供建议,登记委员会则需对进口商或生产商提交的农药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后予以登记。在印度,任何单位想要进口、生产杀虫剂用于农业、工业、公共卫生等方面,均需要在登记委员会申请登记证后方可使用。 (3)竞争格局及贸易摩擦 近年来,全球农化巨头基于投资回报考虑,逐渐将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的采购转向发展中国家,而我国作为农药原药的主要出口国,在资源配套、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相比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农药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 与当地企业系合作而非竞争关系,符合当前农药产业链的变动趋势。同时,农药行业属于化工行业中体量较小的行业,产品品种丰富,功效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导致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低,各品种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明显,单一品种的细分市场竞争程度相对有限。 三、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05(GB/T19000—2008))标准是ISO9000族核心标准之一,它表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它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具体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于指导组织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 顾客要求产品具有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特性,这些需求和期望在产品规范中表述,并集中归结为顾客要求。顾客要求可以由顾客以合同方式规定或由组织自己确定。在任一情况下,产品是否可接受最终由顾客确定,因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以及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促使组织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组织提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概率。质量管理体系还能针对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GB/T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任何类别的产品。GB/T1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产品要求有时与相关过程要求一起,被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 (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运用以下方法,从而能增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并使组织成功。 a)确定顾客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b)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d)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资源; e)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f)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g)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h)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4)过程方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谓“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所谓“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期望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得到这些结果。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其实现须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和实际行动,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可以运用质量管理原则作为发挥以下作用的基础。 a)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通过在整个组织内宣传质量方针并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c)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的要求; d)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e)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 f)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 g)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h)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i)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7)文件。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介。媒介可以是纸张,磁性的、电子的、光学的计算机盘片,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文件应以使过程增值为目的,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总的来说,文件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沟通意图、统一行动。 (8)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指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过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和自我评定等方式不断地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a)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b)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c)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d)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9)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以产品、过程或体系为对象,以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为目标的活动,其目的是增加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的概率。改进包括下列活动。 a)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b)确定改进目标; c)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e)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测量、验证分析评价实施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g)正式采纳这些解决方法。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10)统计技术的作用。应用统计技术有助于了解变异,从而可帮助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在许多过程的运行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的可测量特性观察到,也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不同阶段中看到。 统计技术有助于对这种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