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5部分 名篇名句默写 课时50 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含详解)

举报
资源描述
课时50 名篇名句默写 ——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知识图要 活动一 理解到位,读懂选准 一、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 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 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逐层背诵。之后再默写。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 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习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 情境式默写在于命题人在题干表述中有一定的限定和提示,需要据此来搜寻、确定所要填写的句子。命题人在情境中的设题角度主要有: 1.语义解释型。即对要求填写的空缺内容有解释性表述,要求考生依据这些提示信息作答。 例:[2021·全国乙卷第16题(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语便是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解释,也是对诗歌主旨情感的陈述。 2.关系补充型。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以为轮”是合乎圆规的条件,而“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使之然也”。 3.语境完善型。即在题目中所填句子前或后提供一定的语境,考生根据语境作答。 例:[2021·新高考Ⅰ卷第17题(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是对“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的进一步解释和完善,自然推出所填内容应为“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飞花令式。即以诗中某一意象为中心,要求考生写出带此意象的诗句来。 例:[2021·新高考Ⅱ卷第17题(3)]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试题答案是开放式的,既可以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可以填“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等。 1.[2021·新高考Ⅰ卷(广东版)第17题(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特别提醒:要选准所要填写的句子,还要注意标点符号与空格数量。标点符号与所填句子的语意密切相关。根据标点符号的导引,可以推知填入句子的句意,帮助还原原文句组特点。题干中的空格数量决定着填入句子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答案的正误。 活动二 攻克易错字,准确书写 一、注意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侧重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1.[2020·全国Ⅰ卷第16题(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2019·全国Ⅰ卷第16题(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答案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二、辨析通假字 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们的本字。 1.[2019·全国Ⅲ卷第16题(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君子的本性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答案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三、注意难写字、生僻字 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如《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四、留意词句顺序 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 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对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准确理解文意。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财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中,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答案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五、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 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被丢掉。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被丢的次数更多。这就要求在背诵文言文时,要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1.[2019·全国Ⅲ卷第16题(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答案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2018·全国Ⅰ卷第16题(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答案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随堂练习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衬托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鸟、兽的难为让蜀道之难得以突出。 (3)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诫唐太宗吸取历史上王朝灭亡的教训,指出要想国家安定,“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来比喻高洁的品质,对此,我们可以从司马迁《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找到解释。 (3)苏轼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提到“中秋谁与共孤光”。《念奴娇·过洞庭》中,张孝祥也有类似的表达,并体现冰雪一样明洁心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必积其德义 (2)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3)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建议君主:念及高高在上充满危机,“________________”;担心意志松懈心思懒散,“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序中他称此文写于十一月,所以钱锺书先生认为此文是未归之前的想象。 (3)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只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则思谦冲而自牧 则思慎始而敬终 (2)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3)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中的“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以酒寄情,咏成不少传古佳作,李白在《将进酒》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激愤之后化作豪放的及时行乐;杜甫在《客至》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无法盛待友人的愧疚;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内心的唏嘘与旷达。 答案 (1)金风玉露一相逢 (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莫使金樽空对月 樽酒家贫只旧醅 一尊还酹江月 巩固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的开篇,魏征通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分析之后,指出国君掌握重权,身居高位,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