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作业四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泉州模拟)2020年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他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发展方式粗放、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认识所体现的方法论是(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D。本题考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本题需要注意设问要求是方法论,①②是世界观,排除;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③正确;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发展方式粗放、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体现了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④正确。 2.漫画《没事!》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  ) ①矛盾普遍存在,应善于承认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②矛盾双方相互联结,应不断提高对事物变化的预见性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有事”和“没事”可能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有事”和“没事”具有严格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C。漫画中的人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没注意到矛盾的存在,①不选;漫画中的人没注意到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没事”能向“有事”转化,这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矛盾双方相互联结,应不断提高对事物变化的预见性,②③正确;漫画体现的是“有事”和“没事”可能相互转化,不是强调“有事”和“没事”具有严格界限,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加固训练】 “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但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博取高追求实现后带来的“大欢喜”。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由“小确幸”到“大欢喜”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当“小确幸”变为“大欢喜”时,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③“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 ④人生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选C。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博取高追求实现后带来的“大欢喜”。这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人生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①④入选。②表述错误,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相互转化。③表述错误,题目表明的是二者向对立面进行转化的趋势,而不是说占人生的比例。 3.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这表明 (  ) A.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有利于正确认清形势 C.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D.事物发展的前途具有曲折性 选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困难”“问题”,表明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正确;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C错误;事物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D不选。 4.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选B。不同的风筝普遍存在着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内容,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风筝在全国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在风筝上体现了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①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②不选。“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后来转向娱乐,现在又成为了艺术,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的,风筝作为一门艺术,蕴含着吉祥等寓意,至今如此,这说明事物发展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正确。 5.漫画《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启示我们(  )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事物发展始终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③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选A。“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事物发展始终,①符合题意;该漫画启示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②不符合题意;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表述错误。 【加固训练】 开展“以房养老”在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某国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开展这方面的试点,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这一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其所制约 ④离开了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选C。“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说明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6.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地处煤炭矿区,过去靠挖煤为生,但“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地成为短板。当地干部群众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一走就是整整30多年。该村的做法 (  ) ①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地把握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方向 ②把握了主要矛盾,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中心工作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精神文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不懈地抓好该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D。“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地成为短板”,体现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①不符合题意。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②表述错误。“当地干部群众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精神文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该村的做法也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不懈地抓好该村农民的精神面貌,④符合题意。 7.(广州模拟)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  )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C。①错误,题干中“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对应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正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正确,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体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立与同一的关系。 8.(河北选择考·T13)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 (  )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选D。事情充满矛盾,才会有希望发生,才会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才会在奋斗中成功,这说明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正确;“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意味着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事物的性质,排除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的列宁和斯大林,他们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因为没有这种研究态度,所有弄得一无是处。我们必须以教条主义的失败为鉴戒,学会这种研究态度,舍此没有第二种研究法。” ——《矛盾论》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等,结合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说明材料中的经典论述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在研究客观现象时,我们要克服主观随意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中找出具体矛盾,克服教条主义的弊端,这种研究态度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0.漫画《忧心忡忡》给我们的启迪与下列选项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漫画《忧心忡忡》中人物发现一株花与别的不一样,发出“这一株怎么不一样”的感慨,说明人物没有意识到每一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寓意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与漫画寓意不相近,A不符合题意;“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说明坚车和小舟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坚车和小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漫画寓意相近,B符合题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反映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与漫画寓意不相近,C不符合题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揭示的是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的哲理,与漫画寓意不相近,D不符合题意。 11.(三明模拟)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往往会不经意间倾向于“竞争思维”,却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这种“重竞争、轻合作”的指导思想,导致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