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举报
资源描述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教学目标 1.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2.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3.感受跳水运动员的魅力,立志为祖国争光。 教学重点 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一(视频导入):(播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任茜十米跳台夺冠的视频。)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任茜十米跳台夺冠的视频。在以通信卫星为代表的电子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同步看到比赛现场瞬间的景象,那么,文字记者如何搞好现场报道呢?夏浩然、樊云芳合写的《“飞天”凌空》为我们报道了在1982年11月24日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十米跳台夺冠的情况。 导入二(故事导入):展示郭晶晶、吴敏霞等奥运跳水冠军图片,这些跳水冠军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可在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得跳水比赛金牌的女运动员是谁?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 1.作者简介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从1981年到1989年,樊云芳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全国好新闻奖,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她的通讯文笔流畅、细腻、形象、生动,其中特写《“飞天”凌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2.知识链接 新闻特写 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人物或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主要有事件特写和人物特写。事件特写以写事为主,人物特写以写人为主。描写是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截取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一个片断 、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实描绘真人真事,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要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像新闻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真实情景,捕捉典型瞬间的生动形象, 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写作上要求集中、突出,忌面面俱到。 3.积累字词 (1)注音 凌空(líng)    翘首(qiáo)    酷似(kù) 潇洒(xiāo) 轻盈(yíng) 由衷(zhōng) 屏息敛声(bǐng) 眼花缭乱(liáo) 悄然(qiǎo) (2)解释词语 ①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②轻盈: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③翘首:抬起头来。 ④酷似:极像。 ⑤由衷:出于本心。 ⑥新秀: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⑦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⑧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⑨如梦初醒:形容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一)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以1.7秒的神话夺取第九届亚运会十米高台跳水桂冠。 (二)深层探究 1.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结合本文说说消息和特写有什么区别? 2.文章结尾处写外国记者的评价和观众的反应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1.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但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而是全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这一系列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2.以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侧面描写,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 3.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感染力。 (三)品析语言 文字清新优美是这篇特写的另一大特色。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作简要的分析。 【交流点拨】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大量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这篇人物传记记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以9.5分的高分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过程,文章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让读者如同欣赏速写画,如同观看立体电影。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亚运冠军的风采。 1.新闻报道为了及时、快速地传达信息,大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概括性地传达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等主要信息,而这篇新闻作品却采用了多种描写方式和修辞方法来描绘场面,这和新闻作品的主旨矛盾吗?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交流点拨】 不矛盾,虽然特写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但还是基于基本的客观事实,写的是真人真事,忠实于事件过程中的客观过程,只不过是在某个局部片段、局部细节的某个片段上更加细化、形象化。 2.是不是所有的事件都适合写一个新闻特写? 【交流点拨】 不是,有些不典型的事件和人们不太关注的事件一般不用特写这种文体去再做细致报道,因为新闻体裁讲求的是真实、及时,新闻特写的时效性弱于消息。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   对比  烘托    侧面描写 (示例)第一单元是新闻的学习,阅读本单元所选的新闻作品了解其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而《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第一课第二课是消息,第四课是一篇通讯。那么在学习《飞天凌空》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新闻特写、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与区别。新闻特写只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价值最生动感人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特点所在,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重视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注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在学生对新闻特写、消息、通讯了解的基础上然后学习,学生结合学的《飞天凌空》能够认识新闻特写的特点,结合《一着惊海天》能够认识通讯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