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桥合作社汇报材料

举报
资源描述
黄桥合作社汇报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是蔬菜种植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增强我村蔬菜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伊始,合作社联合广大成员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一是筹措资金10万元,架设了5000米低压线路,让户户使用地下井水浇园;二是户户监督不使用高毒农药;三是大力推广有机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四是禁止使用各种人工生长激素;五是积极推广优质、抗病、早熟、高产良种;六是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我们先后认证了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黄桥品牌无公害蔬菜。 合作社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聘请农业技术专家现场1 指导授课,不断提高菜农的种菜技术和积极性。同时,积极吸收种菜大户、种菜能手入会,形成会员致富带农民,加工销售带农户的双带模式。 为了不断提升蔬菜产品档次,形成黄桥村蔬菜规模化生产,2009年10月,合作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在燕阳路两侧改建500亩钢架设施蔬菜大棚,集中打造蔬菜产业观光、旅游区。 黄桥村是一个典型的蔬菜种植专业村。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菜农大多在自家的田间地头交易,没有规范的蔬菜市场,蔬菜价格由少数几个商贩操纵,经常出现压低菜价、占道经营的现象。为此,合作社于2007年3月筹资120万元建成黄桥蔬菜批发市场并投入使用。批发市场占地面积30亩,拥有标准钢结构交易大棚1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所有蔬菜经纪人进场交易,以质论价、公平交易。批发市场以荀瓜、菜花、卷心菜、黄香瓜、青毛豆为主打品种,实行统一包装,批发与零售灵活销售。黄桥蔬菜畅销淮海经济区,主要销往安徽、河南、上海、浙江、苏南等地。 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章程,完善内部制度,实行财务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认真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合作社每年年终在提取公积金、风险保障金的基础上,按照各成员交易数量返还利润,每年为每个社员增收2000余元。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完成500亩钢架设施蔬菜大棚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对全村的蔬菜设施大棚进行提档升级,计划在桥西原来的基础上向南再改建200亩高标准蔬菜设施大棚,同时完成蔬菜产业带内沟、路、渠等配套设施工作,全力打造蔬菜产业规模化、高效化、科技化。 (2)在原蔬菜批发市场内,再新建蔬菜交易大棚一座,东西长160米,南北宽20米,建筑面积3200m2,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经纪人和菜农需要,全力打造集批发、零售、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蔬菜交易市场。 第二篇:黄桥观后感黄桥纪念馆观后感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的95周年纪念日,7月1日,由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前往泰兴参观了我省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黄桥纪念馆。黄桥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40年10月由陈毅、粟裕等领导人在这里指挥的著名的黄桥战役并成立XX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而建造的。 黄桥战役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经历了郭村保卫战、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克姜堰、黄桥决战。陈毅、粟裕率苏北指挥部7000余人,在黄桥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的进攻,歼顽军1.1万人。黄桥决战打响时,黄桥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投入到了那场如火如荼的战斗中,当时千家万户赶做烧饼,通宵忙碌,冒着战火把做好的烧饼送往前线,保证了前线士兵的粮草供给。此役奠定了苏北抗战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击了顽固派,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纪念馆内,在陈毅和粟裕两位领导人的塑像前,面对党旗,举起右手,进行了入党誓词重温,再次颂着那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誓词,心里肃然起敬,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看着纪念馆内丰富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使大家在追溯光荣历史事迹的过程中,为中国共产党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宏伟气魄和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全民参与的精神所感染。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铭记历史,牢记党员的使命,加强学习,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牢记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努力。 第三篇:黄涓桥黃涓桥 我的老家叫黃涓湾,溈江流到此处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溈江上有座桥,一条精致的木板桥,母亲叫她黃涓桥。 黃涓桥苍翠欲滴的古树旁,黃涓桥下的游鱼,黃涓桥边蜿蜒如练的大山路都是我今生今世寻找最美风景的证据。 黄涓湾距离黄材小镇有十几里山路。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黃涓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黃涓桥总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抽泣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黃涓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黄涓湾的方向奔,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黃涓桥望去,黄涓湾铺排得大大方方,古朴淡雅,黃涓桥亲切地扑入我的心,因为桥上站着一个我时时眷恋的母亲。夕阳西下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母亲那爱和希冀的目光揉碎在黃涓桥下的波光里。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黃涓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微笑的气质。 月牙儿轻挂在黃涓桥的古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黃涓桥上和同伴们跳绳、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老祖母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老祖母的小小脚。远处田野的蛙声,黃涓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黃涓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黃涓桥的古树上。站在黃涓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草垛,挺拔的秀木佳树,与黃涓桥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余音缭绕的凝视下,跨过黃涓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黃涓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黃涓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更美的风景。我知道,黃涓桥是黄涓湾唯一通向山外的彩虹桥。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黄涓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风霜雨雪。在我七色的梦境中,总是固执地认为黄涓湾、黃涓桥是我长大后最终归宿的风景,然而母亲总是坚决地摇着头,说我必须属于比黃涓桥、黄涓湾更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母亲从我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书来,指着书中的画儿慈声而不失严厉的叮嘱:“读到书中这画儿的地方去,那儿才是你最美的风景。”年少的我似懂非懂。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哪儿”才是我最美的风景。为什么每次返校,母亲总要把我送上黃涓桥,柔和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我迈向曲曲折折的山路,直到我翻上山坳变成了小黑点。我只知道我的背后有黃涓桥,黃涓桥上有我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月亮般的目光。 我从黃涓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的回归,都定格了一幅黃涓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自从父亲用他那有力的布满老茧的手拽着泪流满面的我跨过黃涓桥,就注定了母亲不同于一般母亲更希冀严 2厉的目光。母亲和黃涓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精神的家园。从此,为了寻找比黃涓桥更美的风景,我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母亲用微笑的话语告诉我,她是从风景如画的城市来到黄涓湾的黃涓桥上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嫁给了黃涓桥上的父亲。黃涓桥装饰了母亲的窗子,我装饰了母亲的梦。仰视母亲的慈容,我才读懂了母亲不同于黃涓桥上其他母亲月亮般柔和的目光和气质。 如今我在县城教书,今朝的思情陪伴着往昔的记忆,往昔的记忆萦绕着今朝的思情。馨香的黃涓桥,时时在我脑海中划过。桥上那幅恬静淳朴、至纯至善的母子四季迎来送往图,时时掠起我思念的浓浓愁绪,定格着我人生最美的风景。 第四篇:黄桥镇农村建筑市场调研汇报黄桥镇农村建筑市场调研汇报 市局领导: 农村建筑市场是全市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好市政府会议及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我镇于六月一日对全镇建筑市场进行了全面清查,并已全部规范了相关手续,建筑市场日趋步入正轨,并为今后我镇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现将我镇农村建筑市场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形势下农村建筑市场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从我镇农村建筑市场规范管理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二是投资方式发生变化。三是投资数额发生变化。 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运作仍有不规范行为。由于部分建设单位是由个人投资建设工程,缺乏建设工程市场意识,不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对超过50万元以上的工程没有严格履行立项报建、选址意见、规划许可、建设用地许可、地质钻探、图纸设计、招标投标或邀标等相1关手续,导致建设工程整体运作不规范。甚至还有极个别的业主私自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体施工队伍。 2、质量意识比较弱化。从我们检查的情况看,个别工程质量较差,少数工程的原材料无化验手续,试压块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无详细的施工日记、施工组织设计,实物工程质量感观不太理想。 3、安全生产还存在隐患。部分工程现场无安全标牌,安全防范措施不力。 不难看出,上述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规范村镇建设程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为了进一步规范村镇建设管理程序,推进我镇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我们将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把好“五关”。 1、把好工程报批程序关。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建设工程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开工。 2、把好施工图纸审核关。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施工图纸审查,防止因勘探、设计等不良因素给建设工程造成安全隐患。 3、把好施工队伍资质关。凡是在本镇范围内的单位和 2个人二层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必须发包给具有资质(资格)的施工队伍。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检查监督,发现无证施工,立即责令停工依法处理。 4、把好施工过程质量关。坚持按图纸施工,按工程质量验收,严格完善各项数据资料,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5、把好施工现场安全关。落实建设单位、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组织建筑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顶真碰硬地查处建设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关键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建筑市场管理 1、建立交易中心,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建筑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我镇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在村镇建设服务站内,建立了黄桥镇建筑市场交易中心,制定了13项管理制度。 2、注重工匠培训,力求规范管理。建筑工匠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建筑市场管理的质量和安全。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镇在召开的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已布臵各村对目前从事建筑业的工匠进行调查摸底和填表登记。根据了解到的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