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举报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能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成语典故等。 2.观察身边的诚信行为,搜集相关事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3.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演讲并联系生活践行诚信。 4.崇尚“诚信”,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习写作演讲稿,学会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信”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说说自己的感悟。 子贡问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人民信任政府。”子贡问:“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者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但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感悟。) 教师小结:“人”“言”为信,言而有信,“信”字最初的含义,表明了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节课,我们将开展以“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教师板书: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出示课件1) 二、 资料展示,知“信” 引经据典话诚信(出示课件3、4) (教师指导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 1.提前分组搜集和“诚信”有关的资料。资料包括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也可以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和“反面”两类;再以小组为单位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放到班级的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三、思维拓展,思“信” 环顾身边思诚信 (出示课件5) (教师指导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四、演讲实践,说“信” 班级演讲说诚信(出示课件6) (教师指导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五、精读细研,展“信”果 (师生共同展示资料,积累活动成果。) (一)有关“信”的名言警句(出示课件7、8) 1.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 (二)有关“信”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出示课件9、10) 季布是秦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后,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 当时有一个人叫曹丘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丘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丘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丘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丘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丘生的宣传有关。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出示课件11、12)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20名门客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可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三)七嘴八舌话诚信(出示课件13) 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 ,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四)看漫画,说诚信(出示课件14、15) (五)班级演讲活动指导(出示课件16、17) 1.写作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观点要鲜明,内容要翔实。 2.演讲时应注意的事项。 (1)发音技巧:吐字清楚,发音准确;音量合适,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恰当使用重音,强调内容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音调自然,有变化,不拿腔拿调。 (2)表达技巧:多使用常用词语,少用或不用术语、生僻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观点鲜明,可适当使用一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并恰当运用关联词语和一些修辞手法,使讲话活泼生动,有逻辑,有气势;演讲者要注意与听众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适宜演讲的氛围;适应口头表达需要,多用短句,适当重复。 (3)体态语言:姿势放松,体态自然,给人大大方方的印象;平视前方,并适时扫视全场,不要漠视听众的眼光;从容、自信,随演讲内容恰当调整自己的表情;根据演讲内容与情感表达,辅以适当的手势,但手势不宜过于夸张,过于频繁。 范文展示(出示课件18-21) 【教学反思】 这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设计了搜名言、讲故事、看漫画、做演讲等多项活动,并都由学生自己承担与完成。这节课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在读、写、听、说等能力的训练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言文《三峡》,为学习本文做准备。 2.试着翻译《三峡》一文。 3.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4.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