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原理》 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原理》 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 、 填空题 1. 学前教育肩负着 学龄前儿童, 促使他们在体、 智、 德、 美各方面得 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答案] 保育 2.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 。 [答案]学前教育问题 3. 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 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 。 [答案]政府保障 4. 标志着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立的是 创立的幼儿学校。 [答案]张之洞 5.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年建立在湖北 。 [答案]武昌 6. 福禄培尔将幼儿游戏分为三类: 身体的游戏、 和 。 [答案]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 7.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主要以其鲜明的 主张为标识, 重视学前教育机 构的工作是其特色。 [答案]政治 8. 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答案]陈鹤琴 9. 西周宫廷建立的宫廷学前教育机构是 。 [答案]孺子室 10.20 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 健康活动、 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 和 。 [答案]艺术活动;文学活动 11.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 即肌肉训练、实 际生活练习、 和 。 [答案]感官练习;初步知识教育 12.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 , 探索 的学前 教育理论。 [答案]国外学前教育理论;中国化 13.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是乌索娃、 、 。 [答案]福辽莉娜;克鲁普斯卡娅 二、 名词解释 1.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 究领域, 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 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 方法。 2. 家庭学前教育: 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 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3. 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 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4. 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 有 计划的考察、 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三、 简答题 1. 简要说明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答: 观察法: 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的考察、 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 是通过搜集、 查阅、 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已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 究方法。 调查法: 是以访谈、 文件、 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 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法: 是根据研究假设, 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 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 生、 发展过程、 借助观察、 测量等手段, 探索、 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 研究方法。 2.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答: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前儿童形成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 形成和智 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 形成和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最终和最根本的目 的。 儿童教育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2)以儿童为中心, 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3)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 (4)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3.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答: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是整个教学法。 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 稚园的分科教学法, 强调以幼儿经验、 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 择教材的标准; 反对实施分科教学, 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 以社会自然为中 心、 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4. 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 答 : 学前教育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 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人一生认识能 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墓基性作用。 研究表明, 婴 儿 在 3 个 月 时 便 能 进行多种学习活动; 1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 大小、 形状、 颜 色 和方位;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 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在关键期内, 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 成比较容易, 而如果错过了这一 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 的,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研究发现,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6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 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 3、 5 岁半时掌 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 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 求知欲、 想象力、 创造力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 关键时期。 5. 简述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观及指导方针的基本 观点。 答 : 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时间的指导方针为: (1)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 社区; (2)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 (3)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 (4)评价 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5)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 四 、 分析题 1. 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并谈谈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答: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作 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然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 益性日渐弱化,不仅入园率低,发展不均衡,学前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分配不均, 而且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减少,是主要的原因。 要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不可能单靠社会、 市场或学前教育机构自身解决,而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因 为政府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第一责任人"。 为提升学前教育的公 益性,政府应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调整学前教育结构体,保障公办民办幼 儿园协调发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 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与各项经费监管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 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最终实现学前 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展。 2. 思考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我国幼儿园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 的问题; 一个地区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这个地区或这所幼儿园 的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只简单地借用 或套用外来的课程, 包括被几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看好的瑞吉欧教育实践。 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特定的时间、特 定的地区、 特定的条件下, 针对时弊进行决策和调整。 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一 、 填空题 1.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 实行的原则是 [答案]按快乐行事 2. “乐意与人交谈, 讲话礼貌” 是《纲要》 中 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答案] 语 言 3. 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答案]社会的交互作用 4. 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 社会的人来看, 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答案]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5.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 和 。 [答案]观念;态度 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 利用美的事物, 通过各种审美途径来 培养幼儿 、欣赏美、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答案]感受美 7.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 和 的主动反映能 力。 [答案]吸收;消化 8.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功能特点有: , 普遍性, 结果导向性和 。 [答案]价值规范性;可分析性 9.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环境、 和儿童的主观能 动性。 [答案]遗传;学前教育 10. 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 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 。 它反映 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 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也是 制定学前教育目标、 确定学前教育内容、 选择学前教育方法、 评价学前教育 效 果的 。 [答案]总要求;基本依据 11. 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 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答案]活动教育目标 12. 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和 三个部分。 [答案]道德行为 二、 简答题 1.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 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第二, 生活、 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 知道必要的 安全保健常识, 学习保护自己。 第四,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 灵 活。 (2)语言领域目标: 第 一 , 乐意与人交谈, 讲话礼貌。 第二, 注意倾听对 方讲话, 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第四, 喜 欢听故事、 看图书。 第五,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领域目标: 第 一 ,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有自信。 第二, 乐意 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 合作和分享, 有同情心。 第三,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 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四,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不怕困难, 有 初步的责任感。 第五, 爱父母、 长辈、 老师和同伴, 爱集体、 爱 家 乡 、 爱祖国。 (4)科学领域目标: 第一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 探究问题。 第三,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 达、 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第五, 爱护动植物, 关心周围环境, 亲近大自 然。 珍惜自然资源,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领域目标: 第 一 ,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 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第 二,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三, 能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 什么是儿童发展?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 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具有个别差异、 具有“关键期” 。 3. 简述幼儿体育、 智育、 德育、 美育的基本原则。 答:体育的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 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 (3)智 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 连续一致性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原则: (1)情感体验性原则; (2)创造性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