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山花烂漫,我们在语文的旅途上前行,万物生长,我们也在成长,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就如关东原野亘古地层岩浆翻涌般的爱国热情;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之情;A 。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è( )而不舍    鲜( )为人知       亘( )古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应改为“_______”。 (3)结合语境,请仿照前面的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二、选择题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B.国华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 C.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D.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既是《黄河大合唱》第二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保姆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纪传体史书。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改进老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趣味知识网络答题活动。 B.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D.不仅桑葚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三、句子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题目中的“春夜”点出时间,“洛城”点出地点。 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C.诗中“折柳”是指折柳枝送别友人,一种风俗行为。 D.“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心情。 8.诗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岔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二)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屠自后断其股 B.尔安敢轻吾射        尝射于家圃 C.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无他,但手熟尔。 11.面对陈尧咨精湛的射技,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12.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名著阅读 13.名著阅读。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任务。 (1)小瑞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梳理了情节脉络(如下图),请根据阅读积累,将其补充完整。 (2)小瑞在完成“祥子之变”专题探究时,选取了祥子前后变化的语段,并做了批注,请帮他一起完成。 文段摘抄 批注发现 前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第一章) ①_______ 后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第二十三章) 讨厌、不肯。可怜的祥子,理想成了一处不想去碰触的伤痛。 ②结合整本书阅读,探究祥子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的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来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箱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睛发涩。令她眼睛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敬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嘛。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随时准备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4.第④段划线句使用了________的记叙顺序,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人,请概括体现母亲能干的事例。 16.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17.某文学刊物有“人间亲情”“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放牛 ⑴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⑵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⑶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山我可从未去过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 ⑷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⑸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⑹现在想来仍觉得后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⑺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