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防城港市第五中学2019-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冰箱保鲜室温度-10℃ B.1s跳绳100次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 m/s D.睡觉时卧室内声音60分贝 2.以下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 ,错误的选项是〔      〕 A.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 参照物一定要选静止不定的物体 C. 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D. 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3.端午节当天 ,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 ,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 ,欣赏南湖的景色 ,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船                                    B. 小明                                    C. 岸边的树                                    D. 妈妈 4.李鑫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36cm                              B. 2.375cm                              C. 2.35cm                              D. 2.4cm 5.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6.同学们在看台上观看百米赛跑时 ,运发动还没到达终点 ,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 A. 听裁判宣布比赛结果                                           B. 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 在相同的时间内 ,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 跑过相同的距离比拟平均速度的大小 7.如下图声波的波形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请你细心体会 ,在以下场景内 ,属于噪声的是〔    〕 A. 足球场上 ,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 居民小区内 ,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 歌舞厅里 ,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 车站里 ,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播送声 9.关于声现象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水中的声速小于空气中的声速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声音音色 10.以下现象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零件                                    B. 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C. 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D. 医生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11.以下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 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12.以下固体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海波、 玻璃 B.松香、萘 C.冰、铁 D.松香、沥青 1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 A. 铁块变成铁水                                                     B. 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变干                                       D. 新鲜白菜慢慢干瘪 14.以下“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要吸热 B.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要吸热 C. 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要吸热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 ,要放热 15.以下图象中 ,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16.用电热壶烧水时 ,水沸腾后 ,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翻开冰棒纸时 ,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 ,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 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 ,都需要吸收热量          D.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17.如下图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18.考试钟声敲响后 ,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_产生的 ,钟声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19.空气中声速是________m/s.夏季雷雨前 ,经常是电闪雷鸣.小晗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 ,那么闪电发生处离小晗约________m. 20.星期天 ,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 ,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 ,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 ,他一听是小刚 ,马上容许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1.清晨 ,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 ,他把闹铃关掉 ,这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 ,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 22.如图 ,取一支大注射器 ,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 ,取下针头 ,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 ,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 ,然后推活塞 ,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 ,这说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冬天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总会呼出一团“白气〞 ,其实这种“白气〞是________〔填“小水珠〞、“水蒸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放热〞〕过程。 24.飞机起飞时能够产生140dB的噪声 ,能把人的耳膜振破 ,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因此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这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2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 假设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 ,那么速度之比是________ , 2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 ,它们运动的图象如下图 ,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________;假设以乙车为参照物 ,丙车向________运动.   27.根据图中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可知: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1〕温度为-120℃的酒精是________态; 〔2〕冬季在北方测量气温〔最低可达﹣50℃〕 ,应该选用________温度计. 28.小明同学每天都要乘装有空调的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 ,无论盛夏还是严冬 ,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 ,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 ,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侧 ,这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 三、简答题 29.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黄昏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 ,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 ,请解释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题 30.如下图 ,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 ,一局部伸出桌面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能发出声音。 〔1〕说明一切发声体是否发声 ,由物体是否________决定的。 〔2〕轻拨与重拨钢尺 ,那么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说明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________决定。 〔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拨的力度不变 ,那么钢尺发出声音________不同。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31.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根据图像答复以下问题: 〔1〕该物体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 ,这种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________。 〔2〕由图可知此物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有图像可知 ,在12min时物质开始这种物态变化属于________。这种变化发生的条件是:到达沸点、________。 32.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当水温上升到80℃时 ,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 ,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烧杯加纸板盖的目的是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________热 ,但温度________. 〔5〕水沸腾时 ,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 ,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过程要放热。 〔6〕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A〕、〔B〕所示 ,那么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 ,〔填“小〞或“大〞〕目的是:__   ________        _ .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 ,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那么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假设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是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