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华中师大龙岗附中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

举报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 出题人: 肖芬芬 张团结 审题人:肖芬芬 本试卷共三局部 ,共 页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前须知: 1.答题前 ,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单项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题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 ,共48分〕 1.“探寻中国经济开展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 ,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如图) ,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 ,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B.“上农除末 ,黔首是富〞 C.“生民之本 ,要当稼而食 ,桑麻以衣〞 D.“通工商之业 ,便渔盐之利〞 2. 以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                         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 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开展                         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 3.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述评材料中 ,往往可见“祈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这说明(  ) A.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B.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C.“祷雨〞是地方官主责                           D.重农思想影响官员升迁 4.明、清时 ,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 ,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的生产的特点是(  ) A.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             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 C.种植业开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             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 5.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 ,手工业作坊众多 ,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 ,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 ,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 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 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                         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 6.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 “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 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 A.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 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D.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 7.北宋初年 ,带有抑商色彩的坊市制度被完全取消 ,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 ,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 ,交易的场所大大增加。由此可知 ,宋代(  ) A.官府不再管理干预商业                         B.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C.商人社会地位到达顶峰                         D.商业交易打破时空限制 8.丝织重镇盛浙镇 ,本来是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 ,始称为市〞。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 ,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 ,载)金至者无虚日 ,……盖其繁阜喧盛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盛浙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工商业开展促进城镇的开展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9.明中期以后 ,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 ,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 ,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 ,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 ,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0.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 ,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 ,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 ,从亚洲购置商品 ,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 ,以购置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说明(  )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11.新航路开辟后 ,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置商品 ,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 ,或兑换成现金 ,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 A.商路中心的转移                                     B.契约规那么确实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12.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 ,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 ,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  )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刷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13.16 世纪 ,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人欧洲 ,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 ,颇受欢送 ,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 17 世纪 ,普通的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 ,主要得益于(  ) A.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B.西班牙的殖民贸易和掠夺 C.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14.以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在②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在③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5.工业革命前 ,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当 ,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 ,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 ,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 ,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开展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16.1860年 ,法国与英国签订条约 ,条约规定:英国对法国工业品的进口完全免税;法国对英国输入的煤、铁、机器、纺织品等减税;两国对禁止输入的工程完全解禁。该条约与英国?航海条例?相比 ,其共同点是(  ) A.都利于本国拓展世界市场                     B.都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都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到来                     D.都显示欧洲经济互补性强 17.英国议会于1721年公布了?印花布法案? ,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 ,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1853年 ,英国纺织业供给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 ,它的消费的棉花那么大局部来自美国南部 ,其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英国殖民地扩大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落后国家经济开展 18.美国 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 公司;爱迪生创造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创造汽油动力车 ,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开展的根本动力 19.19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25家 ,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更多 ,1904年共有50个殖民地银行和2279个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个 ,分行达5449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自由主义的盛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资本的膨胀                                     D.资本输出的带动 20.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受棉花出口的刺激 ,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 ,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 ,“江西、浙江、湖北等处 ,向只专事蚕桑者 ,今皆种植棉花。〞这说明(  )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21.1888年 ,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 ,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 ,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这说明(  ) A.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B.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 C.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                         D.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 22.煤油 ,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极少量为供给外国侨民需用而输入中国。1878年的输入量是1570万公升 ,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输入量已增加到1亿7千6百余万公升。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变             B.外国侨民数量的增多 C.中国社会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D.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 23.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 ,“十室之邑 ,八口之家 ,无一人之身无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 A.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24.1890年 ,李鸿章主持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投产。1893年3月 ,湖北有50名十六七岁的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