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德报告会心得10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10篇 老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同学所特有的“向师性”,使老师在同学心目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听师德报告会心得,欢迎大家来阅读。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1 下午我们倾听几位优秀老师的师德报告,通过自身切身的教学阅历和教学中的小故事,现身说法,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这些优秀的老师都忠于训练事业,喜爱训练事业,把毕生的精神都投入到教学当中,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诠释。使入会每一位老师受到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呢?我认为: 首先,要爱岗敬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训练事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喜爱训练事业,要像呼秀珍老师一样仔细的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仔细辅导每一个同学,不敷衍塞责。 其次,要喜爱同学。 一个老师只有喜爱同学,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的健康成长。我国现代训练家夏沔尊说:“训练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训练。”老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健壮成长的孩子。假如说才智要靠才智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真诚相待、热忱鼓舞、耐心关心,用师爱的温情去溶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开心的情感体验中接受训练。 最终,要敬重同学,也就是讲训练艺术。 青少年同学特殊渴求和珍惜老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奇妙的训练效果,会使同学自觉地敬重老师的劳动,情愿接近老师,盼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同学为本”,关注同学的主体地位,而敬重同学,公平对待同学,关爱同学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盼望得到别人的敬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敬重是相互的。同学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公平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敬重对同学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敬重同学的实质是把同学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敬重同学动身,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武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观赏,懂得赞美,擅长沟通,成为同学成长的伙伴,成为同学成长的引导者和鼓舞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伴侣”。 近日我们学校进行了师德报告会。几位优秀老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老师的人格魅力。 听了他们的报告,我感受颇多。我们的工作平凡但需要做的事情却特殊多。每天从进了学校门开头,繁琐的工作就开头了,看着同学打扫卫生,和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做同学值得依靠的人,做同学最知心的伴侣。事情虽然平凡但不平凡。把青春年华扎根三尺讲台,做着平凡的你平凡的我。 人们都说老师的花的事业,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老师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靠着良心做着我们的事业。用我们的行动演绎着老师职业道德的高尚。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愿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甘为人师,乐于奉献!老师良好的思想品德将是老师宏大人格力气的体现。古今中外很多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忱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悄悄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同学。 其次,规.明行为。 老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同学所特有的“向师性”,使老师在同学心目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学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仿照的对象。老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领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同学,以干净的仪表影响同学,以和气的态度对待同学,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同学,以博大的胸怀爱惜同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同学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同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训练。要想当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关爱同学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同学们也决不会喜爱的。关爱一个同学就等于塑造一个同学,而厌弃一个同学无异于毁坏一个同学。付出爱的过程是甜蜜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同学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同学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曾为家长不重视同学的训练而伤透脑筋。每一位同学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别变故的同学,简单形成特殊性格,这就要求老师真诚相待、热忱鼓舞、耐心关心,用师爱的温情去溶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开心的情感体验中接受训练。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以这17位老师为榜样,让爱在校内中扩散,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倾听了几位老师的师德报告,对比师德标兵们的所作所为,特殊是对比好老师的标准,我深感自己做的不够,还有较大差距,我深受启发,也引发了几点思索。 一、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学校有众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认为,提高老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老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气,对同学的训练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二、老师应当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决选择为训练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老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老师这片净土,影响同学纯净心灵的塑造! 三、身为老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学问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养。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同学,以渊博的学问去培育同学,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同学,以真诚的爱心去暖和同学,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同学,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同学的美妙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同学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当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正待人、勤奋好老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学。严峻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同学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训练同学。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当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分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同学对老师要肯定听从,但现在则要求老师对同学也应敬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老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同学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今后,我要规范自己的训练教学行为,时刻谨记:孩子的眼睛就像摄象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在心里。老师要做同学的榜样,要做给同学看,而不是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训练每一个同学。 老师对同学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老师对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同学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训练事业的无限忠诚,对训练事业的剧烈事业心师德师风心得和高度责任感。老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气,她能彻底地化解同学的逆反心理和对抗心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如师德师风心德体会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关心同学,对差生不嫌弃,不卑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同学的乐观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气源泉。许多老师的胜利阅历都证明白母爱力气的奇妙作用。 老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老师来说当然师德师风心得总结很重要。由于我们是直接面对同学的,更多同学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究竟”。没有广博的学问,就不能很好地解同学之“惑”,传为人之“道”。但学问绝不是处于静止师德师风体会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进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殊是被称作“学问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师德师风心得体 ”的今日。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学问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进展趋势,不断更新训练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学问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2 听了师德报告会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为多少人所称道,每当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大家都不无艳羡的说:“你是老师呀,真好!”我知道他们看重的只是老师的工资与假期,但对于一个训练工来说,老师这个名字被给予了太多的责任、太多的内涵。我作为一名老师,深知做为老师的艰辛,报告会上一个个感人的事迹,让我感同身受,泪流满面。 是呀,春蚕、蜡烛、园丁……这些名词不止一次的被用来形容老师,今日,在师德报告会上,这些曾经让人仰慕的形容词却显得如此苍白,如此肤浅,的确,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能真正的概括老师的工作。记得去年下乡支教时,是在广武镇。虽然离荥阳市区很近,但一乡水土一乡人,住惯了楼房,在农村的学校还真是特殊的不习惯。不说水土不服,单说教学条件,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如城里的学校,看着那简陋的办公室,尘土飞扬的教室,孩子们脏兮兮的衣服,略显邋遢的装扮,让人心中不免多了几分酸涩,但一段时间的接触,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更感受到了农村老师的纯净质朴,忠厚踏实,他们是扎根在农村的玫瑰,是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老师,他们无怨无悔,在最艰苦的地方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忱,谱写着一曲曲宏大的赞歌。虽然这歌声只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漂浮,虽然这歌声没有太多的和铉伴奏,但它悦耳、响亮,让人沉醉,让人赞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春光同学,他是个淘气鬼,没有哪个老师喜爱他,在他的第一篇日记上,我告知他,盼望他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其次天,我看到他在向同学们炫耀,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不久,山上的杏熟了,早上起床我发觉门口多了一袋青青的杏,呵,这哪里是杏,分明是孩子们那颗青涩纯真的心呀!我由于生病一个早上没有上课,中午,班上的孩子们竟来到我的寝室,从书包里,衣兜里,摸出一个个柴鸡蛋,放下就跑,看着他们绯红的小脸,摸着那带着体温的鸡蛋,感受着他们质朴的关怀,我醉了。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浓浓的情意?我想,此刻,我懂了。我懂得了一个老师的无限荣耀就是得到孩子们的爱戴,那不是几篇论文,几张证书能诠释得了的。我也懂得了农村老师为什么情愿扎根山区,奉献一生。由于这里有爱呀!这里的爱浓得化不开,让人欲罢不能! 思绪飘回到报告会的现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始终在我脑海中回荡。河南高校孟彩云教授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德高、学高、技高、身正四个角度阐述了老师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如何理解师德内涵,我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将师德这个高高的花架子端掉,它的精华不就是“爱与责任”吗?做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老师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富有爱心,富有责任感,要把青春献给训练,把爱心献给同学,萧琼老师、孙小丽老师、宋志国老师……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人民老师的光辉榜样。我会时刻谨记“爱与责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养,做一名人民满足的合格的老师。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3 我今日学习了闫秀杰老师事迹后,深受感动,深受启发,闫秀杰老师是头站乡明德学校优秀老师群体中一位杰出的代表,__年,刚刚从齐齐哈尔高校专科毕业的闫秀杰,怀着对训练事业的挚爱加入了“村村高校生行动方案”行列,告辞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