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II (含答案)高考语文期初模拟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甲卷)

举报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期初模拟试题分项汇编 语言运用II 一、(2023·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鬼斧神工般的喀斯特景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就像掩面于舟亭间的瑰丽女子,吸引着无数人的好奇。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水的溶蚀能力、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湿热气候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流量大且活动性强,故① ;反之干旱高寒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很弱。在地壳长期稳定且河流切割较深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地下水垂直分带明显,② ,可形成极深的落水洞;浅饱水带地下水以水平流动为主,常发育水平溶洞与暗河;承压水带地下水活动受地质构造控制,可发生深部喀斯特。研究喀斯特地貌有深远的意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对治疗某些疾病有益的元素和气体,③ ;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物质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有极大的能源价值;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选项与文中画线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答案】 1.①喀斯特作用强  ②以垂直向下流动为主  ③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2.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文“湿热气候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流量大且活动性强”,下文写后来“反之干旱高寒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很弱”,表明此处应填充与后文相反的意思,因此应该补写湿热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很强的句意,据此可填充“喀斯特作用强”。 ②处根据下文“浅饱水带地下水以水平流动为主,常发育水平溶洞与暗河”,可推断填写的句子应表示地区水流的特点会导致发育出什么地貌,据此可填充“以垂直向下流动为主”。 ③处根据后文“有极大的能源价值”“是很好的旅游资源”,能够看出是在说明喀斯特地貌富含多种资源价值,应根据前文“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对治疗某些疾病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填写有关资源价值的句子“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它就像掩面于舟亭间的瑰丽女子”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喀斯特景观”比作“瑰丽女子”。 A.“寄言纨绔与膏粱”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纨绔本意是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而膏粱本意是精美的饭菜,后泛指名门望族。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天地中四处飞翔的一只沙鸥,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漂泊之感。 C.“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做白云盘,把山比做青螺,意思是:好像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多种事物(烟草,柳絮,黄梅雨)来比喻“闲愁”。 故选A。 二、(2023·四川·石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很少有哪种日常行为能够像阅读一样,在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渴望脱离蒙昧,以智识推动进步,以经验丰富阅历,而阅读是获取新知、拓展生命广度最为便利的方式之一。又或者,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世俗的姿态,意味着不愿淈泥扬波、蹉跎时日,而是沉下心来思索和审视,以此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对过去的读书人来说,“书籍是随身携带的精神圣殿”。而在今天,阅读被许多人寄予了在信息洪流中摆脱焦虑、于风云变幻中栖息身心的厚望,但不能忽视的是,当技术发展给阅读带来便利之余,也存在着与阅读原本承载的价值背道而驰的隐患。 越来越多的工具试图“帮助”人们提高阅读效率时,殊不知这些精神“速食”也让原作的营养白白流失。用半个小时说完《红楼梦》故事梗概,如何传达出那些藏在桃花流水间的百转千回,那些锁在朱门深院中的闲情雅趣,那些掩在夜幕重帘下的荒唐空寂?在通勤路上听完一本《人类简史》,要是当作背景音乐而不入心,那么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去“阅读”,恐怕也只能沦为自欺欺人的笑话。 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去,在阳光下奔跑起来。 B.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家变成了砸破的瓦罐,四分五裂。 C.他的兴致像水里浮的软木塞,倾盆大雨都打他不下。 D.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 4.另选一本你喜爱的名著,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要求内容贴合上下文,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答案】 3.B     4.示例:用半个小时说完《水浒传》故事梗概,如何展现出那些走在街巷市井间的人生百态,那些藏在官府庙堂里的污浊晦暗,那些隐在山野水泊中的壮志豪情?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中“书籍”是本体,“随身携带的精神圣殿”是喻体,句中不直接出现比喻词,而以“是”替代,是比喻中的暗喻。 A.“摇曳着一头的蓬草”是把杂乱的头发比喻成蓬草,运用了比喻中的借喻手法。 B.句中破碎的家是本体,“砸破的瓦罐”是喻体,两者用“变成了”衔接,是比喻中的暗喻。 C.“兴致像水里浮的软木塞”把高昂的兴致比作水中浮起的软木塞,“像”是比喻词,所以是比喻中的明喻。 D.“雪花膏”运用的是借代手法,代指“局长的儿子的赌友”。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用句式的能力。 仿用句式要根据已给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注意仿照前面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原句中“用半个小时说完《……》故事梗概,如何(动词)出那些……中的……,那些……中的……,那些……中的……”是表达的固定句式,而后几个分句中的第一个省略号是对文章描写内容的概括,后一个则是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的揭示。因此,仿写的重点就在于针对另选的那本名著,找到其中具有深意的相关内容,并挖掘出相关的思想主旨。比如选《水浒传》,则可针对书中对水浒豪杰的义薄云天、对北宋官场的黑暗、对书中展现的北宋市井生活百态等进行仿写。 三、(2023·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笋,顾名思义,是①_______。惊蛰春雨,鲜嫩的雷笋便破土而出。它的鲜嫩程度取决于挖收的时机:破晓之前,竹烟雾集,竹径通幽,笋农们就通过地面的隆起及裂纹,找到尚未完全窜出地表的嫩笋。雷笋更是“短命春日鲜”的代表,每年能尝鲜的时间不过15天左右。作为竹林中优势物种的发育芽,竹笋贪婪地汲取着整片林中的天精地华,经过整冬的蛰伏,笋身积满了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这正是美味之源;②_______,雷笋从离开母体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以微秒为计量单位的衰老期,呼吸作用让笋中的糖分迅速转化为纤维素,氨基酸也逐渐流失殆尽,于是笋的口感③_______。所以,在春天能吃到新采的雷笋,真是舌尖上的幸福。 5.下列各项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案】 5.C     6.①春雷时冒尖的笋 ②但可惜的是 ③就不再鲜嫩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中用“贪婪地汲取”来形容竹笋,赋予竹笋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用了拟人手法。 A.“沙如雪”“月似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句式对仗,意义相对,是对偶手法。 C.“怨”本是人的情感,此处用来形容羌笛,运用了拟人手法。 D.白发有“三千丈”长是夸张的手法。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前文“顾名思义”可知,本处是对雷笋的解释。再根据后文“惊蛰春雨”可知,这里的雷指的是春雷,所以雷笋就是有春雷时出现的笋,可填“春雷时冒尖的笋”。 第二处,前面说到雷笋经过整冬的蛰伏,笋身挤满了了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非常地美味。而后文说到雷笋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就非常快速地衰老,所以是非常可惜的,可填“但可惜的是”。 第三处,前文说到雷笋的美味之源是笋身积满了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而这里面却说呼吸作用让笋中的糖分迅速转化为纤维素,氨基酸也逐渐流失殆尽,所以雷笋分美味也就消失了,口感就不鲜嫩了,可填“就不再鲜嫩”。 四、(2023·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上七八点钟,忙碌热闹的簸箕粄店俨然成了小城的一道风景线。簸箕粄店做的是早点生意,手艺人拂晓就得从美梦中醒来,边听鸡打鸣,边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工作:磨米浆和炒馅料。米浆是簸箕粄的灵魂,直接决定粄皮是否爽滑。过去做簸箕粄,是用石磨磨米浆,然后把米浆均匀地摊在竹制簸箕中蒸熟,最后包馅,这也是簸箕粄名字的由来。如今,为了制作方便,人们用电动的料理机打米浆,用铝制托板取代竹簸箕,虽说吃到嘴里的簸箕粄还是软滑生香,却少了点乡间野趣,也少了簸箕的天然纹理和竹子的清香。让簸箕粄生动起来的是各种馅料:香菇瘦肉、包菜虾米、肉末豆角、笋丝豆芽……山里人依应季蔬菜配馅料,平常却不简单。 提前一天煎制的葱油是簸箕粄不可缺的伴侣,将一勺葱油浇在热乎乎的簸箕粄上,顿时香气四溢。熬制葱油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把葱切碎,放进油锅里,火候要掌握好,火大了会烧焦,小了又煎不出葱味。有些店家比较讲究,起锅时还会撒上白芝麻增香。有时半夜起来,整条大街上都飘着煎葱油的香味。 7.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逍遥游》中那些话令人印象深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B.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C.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D.海浪轻柔地,有节奏地拍打着海岸,哗,哗……多美的旋律呀! 8.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为“簸箕粄不可缺少葱油,葱油要提前一天煎制,浇在簸箕粄上,香气四溢”,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7.C     8.①运用比喻,将“葱油”比作“簸箕板不可缺的伴侣”,形象生动地表达葱油与簸箕板密不可分的关系,“伴侣”一词强调其亲密关系,充满了人情味;②句式上,原文三个分句都以“葱油”为陈述对象,强调突出了葱油的重要性,叙述话题一致,句子衔接紧密。③“将一勺葱油……浇”“顿时”,动作描写如在眼前,具有画面感,突出了香味激发的迅速。“热乎乎”叠音词的运用,使句子节奏活泼,具有音韵美。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划线句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省略号表示句子部分内容的省略; B.“那是,……实在,我说不清……”中省略号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C.“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其中省略号表示列举; D.“哗,哗……多美的旋律呀”,其中省略号表示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原句“葱油是簸箕粄不可缺的伴侣”运用比喻修辞,本体是“葱油”,喻体是“伴侣”,形象生动地表达葱油与簸箕粄密不可分的关系,“伴侣”一词强调其亲密关系,充满了人情味; 改句则表达平淡无奇。 原句比改句多了“将一勺葱油”这个状语,状语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将”字动感强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形象性。 原句“顿时”是一个副词,指立刻、一下子。 强调了时间的短暂,突出了香味激发的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