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0年于洪区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65分考试时间:6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本题包括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橙汁 B. 矿泉水 C. 牛奶 D. 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橙汁静止一段时间会有沉淀,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此选项错误; 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属于溶液,此选项正确; C、牛奶蛋白质油状液滴分散在水里,不稳定,会分层,是乳浊液,此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纯净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 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 有能量变化 B. 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变化 C. 有新物质生成 D. 发光放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能量变化不一定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物质颜色和状态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发生成水蒸气,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发光和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二氧化硅(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1 C. +2 D. +4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故选D。 4. 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常用于制作药品与食品包装薄膜。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属于( ) A. 复合材料 B. 合成材料 C. 金属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低密度聚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B。 5. 不会使蛋白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是 A. 甲醛溶液 B. 硫酸铵饱和溶液 C. 浓硝酸 D. 乙酸铅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不会使蛋白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是硫酸铵饱和溶液,溶液能使蛋白质形成沉淀析出,没有失去生理活性,故答案选择B 考点:蛋白质的性质 6. 碳酸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它的俗名是( ) A. 纯碱 B. 小苏打 C. 火碱 D. 烧碱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C、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人体内缺少某种元素容易造成贫血,这种元素是 A. Fe B. I C. Ca D. S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内缺少铁元素容易造成贫血,符合题意; B、人体内缺少碘元素容易造成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缺少硒元素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 B. 油脂危害人体键康,应禁止食用 C. 可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D. 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的成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但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工业区可能二氧化碳含量高,不符合题意; B、油脂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不能禁止食用,不符合题意;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蒸发皿 C. 烧杯 D. 托盘天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药匙(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筒、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烧杯(溶解氯化钠)、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需要使用蒸发皿。 故选B。 10.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 木炭 B. 红磷 C. 铁丝 D. 蜡烛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题意,故A错误; B、红磷燃烧生成固体颗粒五氧化二磷,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气体,符合题意,B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发生变化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具有相同的性质 D.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熊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A正确。 B、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性质,如氧气和臭氧,C错误。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能量,D错误。 故选:A。 12. L—谷氨酸的化学式为C5H9NO4,下列有关L—谷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L—谷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 B. L—谷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C. L—谷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 D. 一个L—谷氨酸分子中共含有18个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L—谷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A错误。 B、L—谷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B错误。 C、L—谷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正确。 D、一个L—谷氨酸分子中共含有19个原子,D错误。 故选:C。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处理,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次实验中,第三次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B.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 C. 第一次加入盐酸后,剩余固体全部是碳酸钙 D. 第三次加入盐酸,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3g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g稀盐酸,剩余1.5g固体,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5g,第二次加入5g稀盐酸,剩余1.0g固体,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5g,第三次加入5g稀盐酸,剩余固体的质量是0.5g,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5g,第四次加入5g稀盐酸,剩余固体的质量是0.3g,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0.2g,故第四次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C、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除了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不符合题意; D、第三次加入盐酸,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0.5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 14. 学习化学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及其相互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氧气在降温加压后变成液体的原因_________。 (2)“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以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用墨汁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4)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生产尿素的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若要生产60kg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_________kg。 (5)取少量葡萄糖、砂糖和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观察到黑色物质。这个实验说明上述几种物质均含有_________元素。 【答案】 ①. 氧分子间间隔变小 ②. 单质 ③.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④. H2O ⑤. 34 ⑥. 碳 【解析】 【分析】 【详解】(1)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因为压强增大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沙里淘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3)墨的主要成份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根据方程式,反应前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是:1、2、2、6,反应后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是:1、1、2、4,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H2O; 设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解得x=34kg,故理论上需要的氨气质量为34kg; (5)取少量葡萄糖、砂糖和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观察到黑色物质,由此可知葡萄糖、砂糖和面粉中都有C元素 15. 请用水和溶液的知识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 ②t2℃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l%),将t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 (2)如图2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b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 ②图中方框内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同学在家中用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和酒精分别进行溶液导电实验,发现溶于水后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其原因是该物质溶于水后能产生大量自由移动的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研究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支试管,先加入3mL水,再加入1小粒碘,振荡。观察到试管底部仍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1mL汽油,振荡,静置。发现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下层液体接近无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汽油后,试管中上层液体呈现_________色,其名称是_________。 ②比较碘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性,碘更易于溶解在_________中。 ③若想将水中溶解的少量碘提取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 ①. 升高温度至有固体析出(或加入c物质至不再溶解,恒温蒸发溶剂至有固体析出等) ②. 33.3% ③. a ④.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⑤. C ⑥. 碱面(碳酸钠) ⑦. 、 ⑧. 棕色 ⑨. 碘的汽油溶液 ⑩. 汽油 ⑪. 加入一定量汽油,充分振荡,水中大部分碘溶解在汽油中,实现了碘的“富集” 【解析】 【详解】(1)由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