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的教案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海上日出的教案范文   海上日出的教案范文1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教学准备:   课件   重点难点   1、课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过程,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   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提问:看看题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点:海上,从题目可以看出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我为什么早起?“常常”说明什么?四周清静说明什么? 指导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二、三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   3、教师课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图3: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纵一纵的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插图1呈现的景象。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太阳升起时,它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勾画出重点词句。   5、指名交流,指导理解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观察后说一说。   2、学习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层薄时日出景象。   3、有黑云且云层很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4、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   5、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体会到什么吗?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2、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3、 分组讨论,引导理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一种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扩展,结束全文   1、小结:《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课后扩展:写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板书设计   7 海上日出   开头—— 交代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   日出之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伟大的奇观日出之时——小半边脸、慢慢上升、深红的圆东西   日出之后——云中情景:灿烂的亮光、镶金边   结尾——伟大奇观   海上日出的教案范文2   教学   1.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   一 导入   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那么,今天我们就伴着优美的乐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 读课文,听音乐,想象作画(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勾勒出来。(放音乐)   2.边画边悟,然后用一两句话描绘所画出的图画。   3.互相评画,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1)一纵一纵:缓慢的状态。(“一纵一纵”读得语速要慢。)   (2)冲破:速度快。(“冲破”要读得有力、节奏快,体现“冲破”的力量。)   (3)一刹那:时间极短。(“一刹那”要加重语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段描写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点。(颜色、光线变化多、快。)   5.看录像,加深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读课文,修改自己的图画,积累自己喜爱的句子。   三 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相互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描写了“云薄”“云厚”两种情况。)   2.再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阳光透过云缝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染: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像染料染过一样。   3.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吗?   (说明作者对海上日出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应。所以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 品味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这是什么句型?(反问句。)   2.对“奇观”的理解: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3.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之情。)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感叹句,指名读。几种表达方法哪种好,为什么?(反问句更好,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1.在课的设计上教师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体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谈感悟。   1.看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光芒 光亮 亮光 光彩   (1)一刹那间,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   (2)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光彩—(光芒) 分辨—(辨别) 转眼间—(一刹那)   范围—(界限) 奇观—(奇景) 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4.请分析下列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按要求做题。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哪!   你觉得哪句好呢?说出理由。   一 作者资料库——巴金   巴金(1904~20xx),中国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长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短篇小说。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20xx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进行观察写景物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作者在这里观察得很仔细,并且联想丰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当时的情景,这就是最引人入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细心观察,还要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景物写逼真,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海上日出的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xx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