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一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一班级:班级:姓名:姓名:座号:座号:一、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一、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知:主持;镇戎:地名;军: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颇失部伍:队伍不成形。縻:使累,拖累。候:侦查。蕃:同“番,对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蔑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徒縻军()(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3)遣还袭之()(4)徐谓其下曰()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B.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C.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D.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3 分)(2)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2 分)4.曹玮是如何巧施计谋战胜敌军的?请简要分析。(4 分)1*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二班级:班级:姓名:姓名:座号:座号: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徂徕先生石守道,少以进士登甲科,好为古文章。虽在下位,不忘天下之忧,其言以排斥佛老、诛贬奸邪为己任。庆历中,天子罢二相,进用韩魏公、富韩公、范文正公,增置谏官,锐意求治。先生喜曰:“吾官为 博士,雅颂,吾职也。”乃作庆历圣德诗五百言,所以别白邪正甚详。太山孙明复见之,曰:“子祸起矣!”奸人嫉妒,相与挤之,欲其死而后已。不幸先生病卒。有以媾祸中伤大臣者,指先生之起事曰:“石某诈死,北走胡矣。”请斫棺以验。朝廷知其诬,不发棺。欧阳文忠公哭先生以诗曰:“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已埋犹不信,仅免斫其棺。”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所谓大臣,乃先生尝荐于朝者;奸人,即先生诗所斥者也。元祐中,执政荐先生之直,即诏官其子。(节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甲科:科举。别白:分辨明白。媾祸:造谣。斫:打开。诬:被污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为】吾官为博士为:_或异二者之为为:_(岳阳楼记)(2)【见】太山孙明复见之见:_才美不外见见:_(马说)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B.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C.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D.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奸人嫉妒,相与挤之,欲其死而后已。(3 分)(2)石某诈死,北走胡矣。(2 分)4.选文如何从正面表现石守道先生的“直”?请简要分析。(4 分)2*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三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三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去年尝题数语于大慈楼上,今年又忽至此。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傥 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节选自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注释】鳞差:犹鳞次,这里指房屋高低不一。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修:效仿;南楼故事指晋庚亮在南楼欢宴宾客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是庚亮的话。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傥:同“倘”,如果。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4 分)集(1)遂集南楼()(2)沙鸥翔集()或(3)其间相去或万里()(4)而或长烟一空()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B.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C.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D.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2 分)(2)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2 分)5.范成大“以病丐骸骨”、陶渊明“自免去职”前的人生经历有何不同,两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析。(5 分)【链接材料】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3*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四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四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注释】晋鄙:战国时魏国将领。卒然:猝然,突然,这里指“马上”。无忌:信陵君的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1)人之憎我也()(2)人之有德于我也()(3)臣愿君之忘之也()(4)此大德也()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B.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C.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D.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3.翻译下列句子。(5 分)(1)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2)无忌谨受教。4.文中唐雎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劝说信陵君,其目的是什么?读过本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教益?请写出一点。(4 分)4*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注释】芟(shn):除草。扃(jing):关锁。绠(g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庶几:但愿,希望。忝(tin):玷污。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命役徒芟而辟之辟:(2)悦人襟灵悦:(3)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因:(4)登斯亭斯: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B.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C.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D.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渊然丈余,绠不可竭。(2 分)(2)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2 分)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 分)5*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六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皆能记()(2)请借不许()(3)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4)数月乃毕()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少喜读书,所居僻漏,书不可得。(2 分)(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2 分)4.文中表现阎正衡的勤奋好学,举了那些具体的事例,请简要概括。(6 分)6*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七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释】值:适逢。郡:城。相视:看望。败义:毁坏道义。一:整个。班军:调回军队。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友 人 语 巨 伯 曰 吾 今 死 矣 子 可 去。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4 分)(1)吾今死矣,子可去(2)贼既至(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3.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2)汝何男子,而敢独止?4.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点来。(2 分)5.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 分)7*中学九中学九(上上)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八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八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616 分)分)(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