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疗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疗指南指南(2022 年版)一、概述颌骨骨髓炎是指包括骨髓、骨松质、骨皮质及骨膜在内的全颌骨的炎症。针对颌骨骨髓炎,有不同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根据致病因素和病理性质来进行分类,再结合其感染途径、病变部位等,可将颌骨骨髓炎分为化脓性骨髓炎、理化性颌骨坏死、药物性颌骨坏死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是以化脓性炎症过程为主的颌骨骨髓炎,主要由成人及儿童的牙源性化脓性感染所致。二、适用范围发生于上下颌骨骨髓、骨松质、骨皮质以及骨膜的感染性病变。主要包括成人及儿童的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可分为牙源性、外伤性、血源性、继发性骨髓炎;根据感染发生及扩散的途径可分为中央性及边缘性骨髓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骨髓炎),还包括婴幼儿颌骨骨髓炎(一般为血源性)。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中央型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中央型骨髓炎是指感染起于骨松质,再向四周扩散。(1)急性期:牙源性骨髓炎初起有牙痛史,有发热和2全身不适,但面部肿胀不明显。随着脓液在骨髓腔内扩散,可出现多个牙松动、龈沟溢脓和口臭。由于下牙槽神经受压,可出现下唇麻木症状。脓液由内向外穿破骨皮质,形成颌周软组织蜂窝织炎,出现红肿、疼痛、可凹性水肿、开口困难等症状。还有区域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间隙感染又可侵犯邻近的骨皮质,引起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可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脱水。当拔牙或切开进行脓液引流后,全身及局部的急性炎症可以缓解而进入炎症慢性期。急性期大约持续 1014 天。(2)慢性期:病程可能相当长,可达数周到数年之久。急性红肿、发热症状消退。因骨质破坏,出现多个牙松动和龈沟溢脓。口内黏膜和口外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或瘘管,偶有脓液及小死骨片排出,探针进入瘘管可探到骨破坏灶或粗糙、活动的死骨块。只要死骨存在,炎症就不会消除,常伴有面部瘢痕、开口受限、骨质缺损畸形,也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2.边缘型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边缘型骨髓炎是指感染由骨皮质到骨髓质的炎症破坏过程。一般原发于颌周间隙感染,如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感染,也可继发于中央型骨髓炎的感染扩散。脓液多侵蚀下颌骨升支、下颌角、喙突及髁突等处的骨皮质。根据细菌毒力以及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对比,可出现增生性病变和溶解破坏性病变。边缘性骨髓炎的急性期症状常被颌周峰窝织炎的面部3红肿、疼痛和全身发热等症状所掩盖而不被注意。当颌周间隙脓肿病程较长,切开并探查骨面时,可发现炎性成骨或骨皮质破坏。如脓肿切开后,经局部换药仍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应怀疑存在骨髓炎。慢性期局部软组织(如腮腺咬肌区)肿胀、僵硬、压痛、轻度充血,可有开口受限,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可见瘘管。全身可无明显不适。炎症可急性发作。(二)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X 线片对颌骨骨髓炎的诊断必不可少,可显示病灶牙、颌骨骨质的改变、是否有病理性骨折以及其他骨性疾病,比如囊肿等。全口曲面体层 X 线片可显示颌骨全貌、颌骨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和牙齿的关系等;CT 可以很好地显示骨髓炎病变的范围、死骨的范围以及是否存在病理性骨折,还可以显示早期骨皮质破坏以及炎性成骨的范围和程度。但是,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滞后于临床表现,X 线片对病程两周以内的急性颌骨骨髓炎无诊断价值。一般认为骨矿物质吸收达 30%60%,或骨皮质受侵以后,病变才能在 X 线片上有所表现。MRI 可在骨皮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之前,通过骨髓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帮助早期诊断骨髓炎。核素扫描也可用于急性骨髓炎的检查,99m 锝骨扫描对骨代谢增加的部位很敏感,但该方法对感染区不具有特异性,而 67 镓更易浓聚于炎症区域。42.实验室检查:骨髓炎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并伴随核左移;在慢性期,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增加。另外,外周血中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可以反映炎症的进展程度。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对感染也有提示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3.病理检查:可行病理学检查,明确骨髓炎的诊断,并与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切取的骨组织可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但存在标本被口内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三)诊断标准骨髓炎应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进行综合性诊断。确诊还需要通过活检取死骨行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临床检查应注意口内外软组织是否完整,是否有瘘口和死骨暴露。口内是否存在病灶牙,是否有牙齿松动。实验室检查一般不具有特异性,不能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绝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以用多种影像手段检查骨髓炎病变,尤其是慢性骨髓炎。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死骨、炎性成骨、骨质破坏以及病理性骨折等表现。(四)鉴别诊断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早期应与牙槽脓肿鉴别。前者炎症广泛,不仅牙痛,还伴有颌骨剧痛,多个牙松动,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牙槽脓肿主要局限在单个牙的肿痛。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还应和中央性颌骨癌鉴别,边缘性骨髓炎还应与骨肉5瘤鉴别。四、治疗(一)治疗原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手术和支持治疗。采用药物与手术、全身与局部综合性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急性炎症早期以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为主,并应及早拔除病灶牙、进行引流及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可去除病因,阻断骨髓炎的进展。对慢性骨髓炎来说,手术治疗很关键。应选择适当时机手术摘除死骨、刮治病灶、消除病因,并注意促进愈合、减少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二)抗菌药物治疗在急性骨髓炎早期还未能取得细菌培养时,应经静脉途径给予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使抗生素在血清中维持较高的浓度。目前,许多口腔致病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青霉素,应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进行治疗。必须及早取得脓液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和改进使用抗生素时的种类和剂量。(三)全身支持治疗静脉滴注输液,可减轻中毒症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还要注意营养。患者有全身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白血病等时,须积极治疗。(四)手术治疗61.消除病因:及早拔除病灶牙,从拔牙创口引流脓液,以检查颌骨内的压力,并可以减轻疼痛,避免脓液在骨髓腔内继续扩散。如有其他病因,如颌骨囊肿等,应在急性炎症控制后手术切除,以免感染复发;或者在急性期行囊肿开窗引流脓液和囊液,经开窗口行囊肿减压治疗。2.软组织脓肿切开引流: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全身并发症,避免脓液侵犯骨皮质,继发边缘性骨髓炎。3.骨髓炎的死骨摘除和病灶刮治术(1)适应证:急性炎症已消退,骨髓炎已到局限期,死骨已形成,可进行手术,大约为发病后 1 个月左右。如过早手术,病变尚不局限,不易刮净,可能导致扩散或复发。(2)手术方法:根据颌骨病变的范围、位置,可选择口内或口外入路进行手术。先拔除病灶牙以及病变波及的、不能保留的患牙。切开口内外软组织,翻瓣,充分暴露骨髓炎病变区。摘除死骨,彻底去除周围不健康的软硬组织,修整骨面,使之成为口大底小的创面,尽量消除死腔。严密缝合口内外切口,如果口内外软组织缺损导致无法关闭黏膜伤口,可以采用局部软组织瓣辅助关闭伤口,消除死腔。如果颌骨感染区域很广泛或死骨摘除和病灶刮除手术无法控制感染,可考虑切除颌骨的感染区域,同期或二期行颌骨重建。(五)其他治疗方案高压氧治疗:颌骨出现骨髓炎时,局部水肿,炎症区供7血不足,则必然影响骨修复过程。高压氧治疗具有下列优势:氧分压增大,大量氧气溶于血液,可以输送到血供差的组织,消除局部缺氧,防止炎症扩散;可以加速坏死组织的溶解,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可激活骨修复过程,加快新骨的形成和钙化;可提高白细胞的杀菌能力,缩短修复时间,促进骨愈合。五、主要并发症及处理(一)伤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复发:规律换药,如果换药效果不佳,考虑二次行骨髓炎搔刮及清创手术。(二)病理性骨折:术前及术中评估,术后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术中可采用重建钛板对剩余骨质进行固定。术后如出现病理性骨折,可采用局部制动,一般可自行愈合。(三)颌骨缺损:后期可行骨移植手术。六、随访及预后评估术后短期内密切随访,观察口内外伤口初期愈合情况。如果伤口愈合不良甚至伤口裂开、骨面暴露,应积极进行伤口换药处理,局部伤口可覆盖或填塞碘仿纱条,定期换药,创面可逐渐缩小,并最终愈合。如果伤口持续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则提示感染复发或者骨髓炎手术不彻底,应考虑二次手术。术后短期口内外伤口愈合良好者,应长期随访,并根据具体情况,后期考虑进行植骨、咬合重建等治疗。8附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疗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诊疗指南指南(2022022 2 年版)年版)编写审定专家组编写审定专家组(按姓氏笔画为序)组长:张益成员:安金刚、朱洪平、刘树铭、何伟、苏家增、单小峰、郭玉兴、贺洋、彭歆、蔡志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