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杭州学军中学2021年12月高三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 ②说明天子对鲁卫的垂直管理 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 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梁启超提到古代有一种田制“助”,孟子解释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结合所学,对该田制阐述错误的是 A.实行于商周时期 B.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步废除 C.土地为国王所有 D.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 3.中国自秦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与管理,关于秦代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实,下列概念与描述正确的是 A.“灵渠”--西南地区归入中央管辖 B.“亭”-一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 C.“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D.“朔方”一-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于此 4.史载,有朝廷曾发诏令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以“贤良方正”为标准的选官方式 A.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之内 B.形式多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C.体现民意并且具有开放特征 D.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5.《唐六典》记载:工者,“工作贸易者”。这一叙述是对当时社会某一现象的描述,以下各项最符合的是 A.反映了坊市制逐步被打破 B.私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 C.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D.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 6.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历算,有一定的研究,对明末传入的“西学”也有所评-……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是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这里的“他”指的是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康熙帝 7.宋词的第四次变革是由南宋的一位词人实现的。“他的词既有孟子的雄辩,又有庄子的诡奇;既有韩愈的不平之鸣,又有柳宗元的秀骨俊语。他的词气盛言宜,自由纵肆,不可一世,真可谓一支突起的异军。”这位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李清照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官僚耆英说:“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应即明定章程,英国人归英国人自理,华民有中国讯究……可免争端。”这说明耆英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将领事裁判权视为驭夷手段 C.认识到西方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D.主张中外司法应该尽量接轨 9.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李鸿章意在强调 A.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B.中国社会积习沉冗 C.防范日本侵略野心 D.西人利薮与日平分 10.某位历史名人曾面对时局而有感而发:“亮察事势至此,本为发难时所不料,所最痛心者尤在当路诸公束手无策,坐待强寇之所欲为。平壤告溃之后,东三省已成无险可扼之区,祖宗以此藏尔所胜代帝业有余,而子孙不能以天下之大庇之,”他最有可能是 A.康熙帝 B.严复 C.顾维钧 D.张学良 11.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八一宣言》的号召,将“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先后改编为抗日联军6个军。这支抗日联军 A.一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B.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C.兵谏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 D.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2.在广州召开的某次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听取了汪精卫的政治报告,蒋介石的军事报告,谭平山(中共中央驻粤代表)的党务报告,刘尔崧的工人运动报告,陈公博的农民运动、青年运动报告,甘乃光的商民运动报告,邓颖超(党员)的妇女运动报告。这次代表大会最有可能召开于 A.1923年末 B.1926年初 C.1927年末 D.1948年初 13.“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14.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 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C.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D.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15.有关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注重人文与审美的结合 B.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 C.里面有雅典娜女神像 D.三神殿分别供奉宙斯、赫拉和波塞冬 16.《十二铜表法》由贵族和平民共同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编定,其中的第九表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的这一条文 A.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B.保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 C.使私有财产免受侵害 D.是西塞罗“自然法”的指导成果 17.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奴隶堡的修建者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荷兰殖民者 18.英国下议院议长昂斯劳(1691-1768)曾批评内阁大臣:“为什么一个人只是在一个或两个会议上,而不是在一切会议上都让自己的良心支配着他自己;为什么他可以被容许在内阁中而非在国会中与其他同僚意见不同。”这反映了英国内阁 A.与议会矛盾较大 B.缺乏一个领导核心 C.集体负责的原则 D.成员之间互相猜疑 19.“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这一思想 ①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 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③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④使人文精神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此次世博会举办时 ①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在英国已确立 ②英国议会称自由贸易成为国策 ③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英国钢铁作为建筑业新材料风行全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这里,高尔基希望争取到的成就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摆脱西方列强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22.有同学制作了各国加入国联的时间统计表。该统计表错误之处有 序号 国家 时间 ① 英国、法国、美国 1919年 ② 奥匈帝国、保加利亚 1920年12月 ③ 苏联 1921年4月 ④ 中国 1926年9月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3.下列条文与美国无关的是 A.1922年“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 B.1941年“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 C.1946年“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之事业” D.1961年“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 24.如图为某国际组织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关于该国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该组织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自主原则 C.该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D.该组织是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 25.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学者认为,买办是中国反动政府向帝国主义借债担任的中介;后来有研究者称买办撼动了中国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顽固结构,牵制了外国的经济入侵,同外商展开了竞争;又有学者提出,买办是商界精英和早期经济现代化的主干力量,是近代商会的中坚。 A.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研究很难达成一致结论 C.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根本之条件。 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載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 ——摘编自《青年杂志》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1975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88年进一步指出“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依据《邓小平文选》(第2、3卷)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的“民主”、“科学”的内涵。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陈独秀提倡民主的主要观点。(5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概括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最后十年间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一项科技成就。(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两个获得胜利的大国越来越猜疑对方的意图。西方世界的领导权从此就从英国和法国转移到了美国。在东欧,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架发动机,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改造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必须找出一种方式来和平地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否则就会把整个世界投入核战争,使双方都化为灰烬。 ——(美)菲利普·J.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第四版)》 (1)概括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简述“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