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政治与经济、选修。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格式:首先,重申受赏者先祖与王之先祖间领导与服从的关系;然后,受赏者承继其先祖之特权,接受王的统治;最后,王策命赏赐,受赏者感谢王与先祖的美德。这表明西周时期 A.文化传承意识极强 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宗法礼仪备受重视 D.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2.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与鬼神保持着无限崇敬与信仰的态度。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重“人”与重“民”的社会思潮,原始宗教发生了人文化、道德化的嬗变。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B.道德伦理的人文理性增强 C.儒家思想社会影响力扩大 D.社会等级秩序逐步强化 3.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杜周回答:“三尺法律是从哪里出来的?前代君主所肯定的颁布为法令,后代君主所肯定的也颁布为法令,法令只在当时是对的,哪有能一直沿用的法令呢?”这反映了古代 A.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B.法律服务于专制皇权 C.存在广泛的法外特权 D.法律的制定与时俱进 4.东汉编户数本来就大大少于西汉。及至(东)汉末大乱,“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袁谭(袁绍之子)都督青州,“虽有万口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三分不入一”。刘备屯樊城时,诸葛亮曾说:“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材料反映出东汉以来 A.战乱使人口数量锐减 B.豪强地主已成为割据势力 C.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败 D.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严重 5.627年,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666年,唐高宗封孔子为“太师”;739年,唐玄宗颁发诏书,授孔子以王爵,谥号“文宣”,称“文宣王”。上行下效,全国各地纷纷修建孔庙,一时孔庙林立,随处可祭拜孔子。这反映出唐代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恢复 B.社会尊儒氛围较为浓厚 C.“三教合一”局面已结束 D.借助孔子加强文化专制 6.陆九渊认为教育可使人存心养心和去蒙蔽、明天理。在内容上,他把一般知识及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艺,才能学以成人。可见,陆九渊 A.强调把读书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B.认为心本原使教育内容流于空洞 C.认为教育治学的目的是探寻技艺 D.倡导教育要兼顾教化性和实用性 7.自魏晋以来,文献典籍中常称中央尚书台为“中台”或“内台”,出征时于其驻扎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自魏晋到隋唐,行台制度在行台的不断设置中发展出较为完整的形态;到金代时,曾两度设立行台。这可以用来说明 A.隋唐三省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 B.古代中央权力被地方逐步侵蚀 C.元朝行省制形成根植于政治传统 D.魏晋以来中枢决策发生了异变 8.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以赏赐、赈灾、购买米麦等名义使用宝钞达9500万贯,而同年的政府财政收入为2038万贯。明太祖这一做法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反映出明初饥荒严重 D.导致了市场物价暴涨 9.从1741年到1850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耕地面积只增加了不到26%,而同期的中国人口增加了近3亿。这主要得益于 A.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逐步推广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C.曲辕犁适应了不同土壤的耕作 D.政治的稳定利于农业发展 10.图1所示为1864~1894年中国进出口净值的变化。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剧 B.中国海关管理不断进步 C.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状态 D.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11.1900年,张之洞在其颁布的《札洋务局颁发拟订矿务章程》中规定,严禁外商独资办矿,只许与华商合资,而且其股份只占一半以下。这一规定旨在 A.推动洋务运动的进行 B.增强民族资本主义的竞争力 C.维护国家的经济利权 D.加强政府对矿业资源的管理 12.1911年12月15日,法国驻华公使斐格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在北京的大多数外国使节都认为,由于目前交战双方都缺乏资金,中国无疑正面临着无政府主义的巨大威胁。就目前而言,也只有袁世凯才能让这个国家避免混乱。”这表明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潜伏失败危机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D.列强准备干涉中国革命 13.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北洋军阀代表地主阶级利益。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不少学者认为北洋军阀集团不仅代表大地主阶级利益,而且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色彩。后者判断的主要依据可能是北洋军阀统治期间;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新的经济因素得到一定的发展 D.民主政治不断地发展完善 14.1927年8月,毛泽东在召集中共湖南省委讨论秋收起义计划时,明确提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帮助。有一两个团的兵力,就可以发动起来。暴动的目的是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就去夺取这是自欺欺人的话。”这表明毛泽东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导作用 C.积极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 D.注重革命武装与群众的结合 15.表1所示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农贷数额(单位:万元)的变化。这一变化 A.改变了国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B.适应了当时政治形势变化的要求 C.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16.图2是彦涵于1948年创作的反映当时解放区真实场景的作品《豆选》。当时农民普遍文化不高,不会写字,故在选举干部时在被选人座位后放一空碗,若有人选他,则在其背后碗中放一粒大豆,谁的豆多谁当选,故名“豆选”。据此可知,当时解放区 A.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B.群众基础范围得以扩大 C.重视基层民众的民主权利 D.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伯里克利演讲时说:“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即便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悉。”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公民参政意识强烈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民文化素养较高 D.民主运作方式透明 18.《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若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这里的阿司相当于一罗马磅(1罗马磅相当于372.45克),均指散青铜块的实际重量。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A.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B.成文法形成过程残暴 C.青铜冶炼技术先进 D.青铜具有货币功能 19.非洲传统的社会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进人近代后,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结构变成单一经济作物制,大量种植专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橡胶、花生、咖啡、可可、棕榈仁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锐减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20.美国文官“一仆二主”现象源于美国行政体制的二元结构。在二元结构下,美国宪法规定 A.总统领导行政部门并向国会负责 B.国会和总统分别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 C.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适当分权 D.总统有阁员提名权但须经参议院批准 21.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了工业品的进口关税,率;到了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英国这一政策 A.适应了工业化要求 B.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C.倡导国家干预经济 D.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22.马克思曾为工人阶级政党三次撰写党纲: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1864年为国际工人协会撰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1880年为法国工人党撰写竞选纲领《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已普及世界 B.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尖锐 C.欧洲工人运动得到发展 D.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23.俾斯麦把工人的利益和国家对于社会安定的需要捆绑在一起,用俾斯麦的话来说,就是在恢复帝国健康的菜料中“加几滴社会主义的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立法实际上是压制工人运动的《非常法》的补充。材料中“社会立法”的基本主题是 A.暴力镇压工人运动 B.向工人运动全面妥协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增强帝国议会的权力 24.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达成“有效占领”原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原则达成的主要目的是 A.延缓西方列强殖民非洲进程 B.缓和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中的冲突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在第二章中,从第五条到第十五条,约法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任官考试以及向有关机构请愿、陈诉、诉讼等权利,人民有依法纳税、服兵役两项义务。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意味着各阶级、各阶层一律平等,体现了平等原则。第六条明确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等自由权,自由权是人权的一个基本权利,是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保护,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这些都属于现代国家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的一些基本 通则。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之后,革命者率先发布《人权宣言》赋予公民权利,并根据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的法律思想,确立分权原则。大革命初期推翻了封建法律制度并制定宪法,搭建了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雏形。大革命的精神一直为法国宪法所继承,法国宪法一直坚持保护公民权利与共和原则。法国民法典的立法参与机构有参政院、保民院、立法院、元老院,各机构职责不同,参政院讨论法律草案,保民院讨论参政院和政府的法律议案,形成对法律议案整体形成认可与否的决议。宪法至上的原则被刻入每一位公民的心中,让法国在以宪法为中心的法治道路上继续前进。 ——摘编自[法]乔治·杜比《法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临时约法》。(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革命后法国近代法律建设的特点,并分析法国近现代法律完善的历史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法国近代法律的变迁对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带来的启示。(3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图中任选两种互相关联的文化成果,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请考生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