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临第二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B.③时人口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⑤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小值,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参考答案:B2.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参考答案:C3.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A地的经度为0°, B地的经度为A. 30°E B. 150°W C. 150°E D. 30°W参考答案:B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由A地的经度为0°,可知从A地向东30°的地点其经度为30°E,正好同B地所在经线相对,故B地所在地的经度为150°W故答案选B项4.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7. 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38.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热量参考答案:37. A 38. D试题分析:37.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描述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38. 塞北和江南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差异,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条件在高低纬度的分布不均为基础而形成的名师点睛】地带性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因素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因素.(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水热为主导因素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5.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1.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特征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规律2. 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 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 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 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参考答案:1. A 2. C试题分析:1. 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 图示P环节表示亚热带气候对红壤贫瘠的影响,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故物理、化学分解速度和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故有机质分解快,导致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少,即红壤贫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表现,并能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注意掌握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而能抓住气候与有机质分解作用的关系判断6. 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8-9题材料:据来自中国天文科普网的消息:2013年10月10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中等水平日面上有8群黑子该期间发生的最大耀斑是:M2.8地磁场弱扰动8.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A.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和日冕层B.太阳外部结构的日冕层和光球层C.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和色球层 D.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和光球层9.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①地震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参考答案:C B7.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12.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3.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参考答案:12.D 13.B8. 下列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参考答案:D9. 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同心县西北角,是宁夏现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相 传建于万历年间,是一座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
寺门朝北,有一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大幅雕“月桂松柏”图据此回答29﹣30题29.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市民的服饰 B.当地的饮食 C.城市的建筑 D.当地的习俗30.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 )A.内向性和封闭性 B.外向性和开放性 C.严谨性和逻辑性 D.含蓄性和冲动性参考答案:C A29.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30.北京的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四面房屋各自独立而对外只有一个街门,临街房屋不开后窗或仅开很小的高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封闭性,进门有靠山影壁内外院有垂花门或二门,厅堂内有后屏门或屏门,房间之间有纱隔和花罩,院落之间有花墙、漏窗、月洞、半廊甚至实墙等,这些都满足了封建家庭对秘密性的要求,以及内向的心理状态决定,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内向性10. 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参考答案:A11.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该市计划建设电子仪器厂,你认为最合适的厂址应选择以下四地的何地?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D12.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海南的三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大城市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参考答案:A13. 读世界知名计算机公司个人电脑主要零部件来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5. 该公司个人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B. 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条件C. 可生产出适合各地地域文化的电脑 D. 有效利用各地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26. 下列有关图中各国零部件生产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生产之间不存在生产上的联系B. 美国和日本的生产厂之间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C. 各生产厂所在的工业地域规模都较大D. 各生产厂的分布体現了工业分散的趋势参考答案:25. B 26. D25.读图可知,个人电脑的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CPU、内存、显示器等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生产;对技术要求不高、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主板、鼠标、键盘等在经济相对较落后的我国生产,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A、C、D错误,故B正确。
26.由图可知,该计算机组装厂的零部件来自全世界各地,在产品组装出来的过程中,零部件工厂与组装厂之间有生产协作的联系,A错误;美国和日本的生产厂之间存在信息上的联系,不存在空间上的联系,B错;各生产厂所在的工业地域规模较小,C错;个人电脑的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各生产厂的分布体現了工业分散的趋势,D正确14.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回答28~29题28.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9.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费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参考答案:28.A 29.A15. 受北半球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C.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D.夏季华北地区的暴雨参考答案:B16. 市区气温通常高于郊区形成“热岛”,导致近地面空气从郊区流向市区这种大气运动形式属于A.季风环流 B.三圈环流 C.大气环流 D.热力环流参考答案:D17. 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③ D.①④⑤参考答案:A18.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 )参考答案:D19. 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 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参考答案:C20. 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C21.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10.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11.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10.B 11.C解析: 10.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故B项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故A项错;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故C项错;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故D项错11.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