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广水陈巷镇中心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陈巷镇中心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读图9回答33~34题 33.下列关于年均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⑤>③ 34. 下列关于年平均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④>③ C.②<⑤    D.①>④ 参考答案: B  C 略 2.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分布区,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被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的红色荒漠景观。下图示意广东省南雄盆地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示区域植物群落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的是 A. 常绿阔叶林    B. 马尾松林    C. 次生灌丛    D. 草丛 15. 下列对牛肝地进行生态恢复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封山育林 ②退牧还草 ③退耕还林 ④把水平梯田修成坡耕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14. A    15. C 【14题详解】 图中显示,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下的五种植物群落相比,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最大、多样性数量也最大,因此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选A。 【15题详解】 广东省南雄盆地位于南方湿润地区,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通过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变化及文字材料可知,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破坏地表植被、过度垦荒耕种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因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是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措施;据图,在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中,主要是林地变成了荒地,因此退牧还草不符合生态恢复要求;水平梯田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把水平梯田修成坡耕地,加大了水土流失,因此④不符合生态恢复要求,据此分析选C。 3. 读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南水北调水 2003 8.3 25.4 2.1 0 2013 3.9 17.9 8.0 3.5   17. 与2003年比,2013年 A. 地面沉降加速        B. 供水总量增大 C. 供水结构没有变化    D.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18. 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市的影响有 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 供水成本大幅降低    D. 地下水的开采量增加 参考答案: 17. D    18. A 17. 与2003年比,2013年地面沉降减慢,供水总量减小,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所以D正确。 18.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供水成本有所降低,地下水的开采量减少,所以A正确。 4. 东亚东部 A、大陆性气候显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B、海洋性气候显著,工农业发达 C、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农业较发达 D、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和沿海工业地带,农业落后 参考答案: C 5. 2016年2月8-9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罗斯海地区的难言岛(东经163°46′南纬74°54′)进行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新站优化选址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我国即将建设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9. 新站选址作业期间 A.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B.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北方 C. 南极地区昼渐长夜渐短    D.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参考答案: 8.C    9.D 试题分析: 9. 新站选址作业期间是2月,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A错;2月是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各地地区日出东南方,B错;2月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在向北移,南极地区昼渐短夜渐长,依然是昼长夜短,C错;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选D正确。 考点:考查地图方向和地球运动知识。 6. 读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资料,回答17、18题。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① 34.3 532.5 1 865.8 15.8 ② 53.5 1 539.1 727.9 15.0 ③ 51.9 542.4 404.4 0.4      ④     31.1     361.0     184.6      2.0 17.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甘   B.苏、川、甘、黑 C.黑、川、甘、苏    D.甘、黑、川、苏 1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故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故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故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故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参考答案: 17.A   18.D 7.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图,MN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MN之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化侵蚀    B. 地壳运动    C. 流水沉积    D. 岩浆活动 16. MN之间地形变化使C地 A. 沿岸洋流影响逐渐增强    B. 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变小 C.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D. 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 参考答案: 15. B    16. C 15. 读图可知,图中MN之间地形为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地形主要为山脉和高原,形成主要为地壳运动,挤压碰撞形成,故选B。 16. 山脉隆起,对气流运动形成阻碍,来自太平洋的西风越过山脉后影响C地,形成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使C地气候干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景观,降水量减少,日较差增大,森林覆盖率降低,沿岸洋流受离岸风影响,对陆地影响越来越小,故选C。 8.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参考答案: C 9.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16.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参考答案: 15.B   16.C 10. 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 单位(km2)”,读回答10~11题。 10.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的是(    ) A. 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11.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10.B   11.C 11.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参考答案: 1、B   2、C 2. 林区分布在山谷中,图示区域内东侧最低处是右侧山谷。西侧最高处在左上部,与最低处间隔7条等高线,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高差范围是180-240米之间,最大高差可能是220米,C对。其它选项不符合条件,A、B、D错。 【名师点睛】森林分布与水分条件的关系,森林耗水量大,分布在水分条件好的山谷中。等高线图判读,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了解高差计算方法,计算公式。 1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城市甲是在某项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年轻城市。该优势条件是(  ) A. 优良港口    B. 石油丰富   C. 水源充足    D. 科技发达 22. 与乙处农林产品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是(  ) A. 苹果醋酿造业    B. 水产品加工业 C. 麻纺织工业     D. 茶饮料食品工业 参考答案: B A 21.城市甲位于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丰富,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年轻城市,选择B。 22.乙位于山东丘陵,此地主要种植苹果,苹果醋酿造业可以利用苹果作原料加工制造醋,A对;此地水域不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缺乏,B错;山东丘陵麻、茶叶种植量少,CD错。   13. 读“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8.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西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9.①半岛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A.进入旱季,高温少雨 B.进入雨季,高温多雨 C.受东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最低的季节,低温少雨 参考答案: 7.C   8.D   9.B 14.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均衡的发展态势 参考答案: C 15. 图1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     C.地形更平坦    D.水源更充足 16.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年降水量减少  D.自然灾害增多 参考答案: 15.B    16.A 16. 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D.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2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  ) A.海平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底面          D.莫霍界面 参考答案: CD 17. 读右下图回答12~13题。 12.在①点东南方向的是 A.④   B.②   C.③  D.⑤ 13.从①到②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 A.先向西南后西北      B.先向东南后东北 C.先向正南后正北      D.一直向东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