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坤志外国语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坤志外国语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生态裂谷”的形成说明人类活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0.为了减少绿洲边缘地区“生态裂谷”的形成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大力推广节水农业 B.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 C.加强人工降雨工作 D.扩大植树造林面积 参考答案: 19.B20.A 2.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主要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34.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35.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 34. A    35. C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从图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正确。 【35题详解】 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受收入。故C正确。 7、8月份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并形成长时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 亚州高压    B. 副热带高压    C. 热带气旋    D. 东南季风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7、8月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影响我国东部,受其影响天气特点是炎热干燥;而此时间没有形成亚洲高压;热带气旋和东南季风带来多雨天气。故选B。 【名师点睛】副热带高气:对我国天气与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暖性高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 冬季,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随着季节转暖,脊线缓慢地向北移动。4、5月,副高脊线在15°—20°N,极锋雨带4月在华南登陆,5月到南岭6月中旬,副高脊线出现第一次北跳,越过20°N,在20°—25°N间徘徊;极锋雨带到达长江流域,形成梅雨,此时华南转入晴热干旱的盛夏。7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出现第二次北跳,脊线迅速跳过25°N,以后摆动于25°—30°N之间,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高温伏旱天气开始,黄淮地区受极锋雨带影响进入雨季,华南地区则因为赤道辐合带的北上,热带气旋、台风明显活跃,进入第二汛期,即“后汛期”。7月底至8月初,副高脊线出现第三次北跳,跨过30°N到达最北位置并在此停留,华北、东北进入雨季。8月下旬,伴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南下,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线第一次回撤到25°N附近,我国自北向南先后转为秋高气爽的天气。10月上旬副高脊线回撤到20°N以南地区,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移动。 4. 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0.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21.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参考答案: 20.C   21.A 20.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寒潮发生能够造成暴风雪、冰冻、冻雨、大风、风暴潮等多种灾害。21.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5. 下列关于公路选线的具体原则中,欠妥的是 A、尽量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                B、尽量避开居民点,以减少污染 C、在陡坡上要利用“之”字形弯曲减缓坡度      D、尽量避开陡坡、河流、沼泽 参考答案: B 6.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 A 7. 2016年全国各地房价普涨,使得民众购房慎之又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为保障采光及日照需求,在我国购买一楼住宅的最佳看房时间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7. 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等高度楼房楼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A. 天津(39°N)    B. 哈尔滨(45°N)    C. 上海(31°N)    D. 福州(26°N) 参考答案: 6. D    7. B 6题: 楼房的间距主要考虑一年中前面楼房的影子遮荫问题,由于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即楼房的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7题: 我国位于北半球,以上四地一年中都是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四地都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哈尔滨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所以楼间距应该最大。 【点睛】竿影长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成负相关,即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8. 读某海域二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33~35题。 33.图中M与N的温差为  (    ) A.4℃         B.6℃      C.8℃        D.1O℃   34.图中四条海流(洋流)中,其性质基本一致的是(    ) A.L1和L3       B.L2和L4 C.L3和L4       D.L4和Ll 35.此时期,该海域      (    ) A.多盛行东南风 B.飓风时有发生 C.黑夜长于白昼 D.与陆地温差小 参考答案: D  C  C 9.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公路。回答32-33题。   32.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33.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 参考答案: 32-33 CA 10. 宁波某重点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6),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7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示原理是台湾地区降水东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11. 我国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对“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 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C. 受宗教的影响    D. 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据材料分析,“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A正确;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鼓励生育,孩子数量一般较多,B错误;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C错误;婚姻不够稳定会影响出生率,但是也难以形成题目中提到的稳定的家庭结构,D错误。 12.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A. 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    C. 岩浆活动    D. 地壳运动 20. 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地壳活动 参考答案: 19. D    20. B 19. 据图可知,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且有岩层的升降位移,可判断为断层,属于地壳运动。故选D。 20. 题干知为我国新疆某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可判断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故选B。 13. 青岛地区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                                                                                                  (    )      A.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B.3月21日-9月23日      C.6月22日-12月22日            D.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 参考答案: C 14. 下图为我国某省份轮廓图,回答 造成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干旱少雨   ②夏季北方多暴雨   ③土层质地疏松 ④毁林开荒   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 ⑥农民在沟壑打坝淤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15. 下图为某岛屿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流经甲处附近的洋流及其大致流向是(  ) A. 暖流,向南流    B. 暖流,向北流 C. 寒流,向北流    D. 寒流,向南流 22. 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B. 甲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全年降水丰沛 C. 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干湿季节分明 D. 乙地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夏季节分明 参考答案: 21. A    22. B 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理、洋流分布、气候判断等。(1)根据经纬度信息及区域轮廓可知甲为马达加斯加暖流。(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分别位于迎、背风坡,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1. 根据经纬度信息,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流经甲处附近的洋流为向南流的马达加斯加暖流,选C。 22. 甲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全年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且位于风带的背风地带,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选B。 16. 下图为2016年9月16日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马勒卡气象卫星遥感图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 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