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幼儿园获奖教育论文《论建构游戏低结构材料投放及有效推进》

举报
资源描述
一等奖幼儿园获奖教育论文《论建构游戏低结构材料投放及有效推进》 摘要 《指南》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我们惊叹! 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如何落实《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的建构游戏,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如何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介入,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 贯彻落实 有效推进 针对我们建构游戏实施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注 思考 探索 正文 《指南》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我们惊叹! 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如何落实《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的建构游戏,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如何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介入,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园的建构游戏,针对我们建构游戏实施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存在问题: 1.材料投放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2.材料单调,数量少。 3.游戏主题来自教师,导致活动中幼儿常脱离主题。 4.教师指导偏差,组织过程或松散随意或错位高控,重技能轻创造,重传授轻自我建构。 5. 教师通过观察遇到的问题找不到相应的解决策略,活动开展没有持续性。 6.游戏常规不好。 如何进一步促进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使传统的建构游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命力,实现建构游戏独特多元的价值。结合《指南》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我们试着做一些探索、改变和尝试。 一、投放种类适宜、多样化的材料,解决材料投放与游戏目标之间的关系 ⒈符合年龄特点的材料 活动区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设置的,教师只有深入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使材料投放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所以可为小班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建构前,教师应提供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的多种建构材料。 2.多元的材料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建构材料也日益丰富,积木、积塑种类繁多。但每一种积木、积塑都有其技能及形状上的约束。因此,需要更具可塑性的材料来祢补其不足之处,所以我们不妨把材料定义更加扩大化,瓶盖、牛奶罐、纸盒、纸杯、冰棒棍、线、瓶……只要是生活中所有安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我们都可以拿来利用。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中,我们尝试用纸杯、万通板、纸箱、纸盒等材料来建构停车场、加油站、大轮船等一个个鲜活又生动的场景。通过不断地丰富游戏材料,去挖掘每种材料的价值取向,使建构游戏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3.混搭的价值 在传统的建构游戏过程中,我们已经习惯取用一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分门别类,确实让人感觉非常有序,当然这也是建构游戏的形式之一。但我们不妨放开这份约束,打破传统的模式思维,把混搭融入建构游戏。我们尝试准备多种积木、游戏材料,根据主题引导幼儿自主取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追求一种混搭后的别具匠心,也更能体现多姿多彩的生活与世界。我们甚至可以打破班级区域材料的界限,让幼儿把以往加以分门别类且相对固定摆放着各区域材料互为利用。如表演区的小花伞、纸砖头;体育区的圈、皮球;美工区的橡皮泥罐子;操作区的陀螺以及班级塑料椅子……让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搭建的作品丰富、大气,在构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与愉悦体验。 4.适宜的辅材 在多元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收集、制作一些常用的辅助材料,为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自制的漂亮的小房子、交通标志、小花、小树、草垫……,把这些辅助材料也投放在建构区,不仅能满足幼儿不同的建构需要,也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促进建构水平的提高。在建构游戏中,不同的构建主题需要的辅助材料也各不相同。如中班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当孩子们提出要建构一个马路的场景时,大家一起从家里收集来了不同的汽车,制作了马路上的一些标志,还用橡皮泥捏制了警察叔叔和行人等,有效提高了幼儿对主题中一些社会性知识的了解。 二、关注幼儿建构发展需要,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与发展 1.环境的创设与空间的拓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创设和利用环境,才能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可以在建构区域中贴上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照片、设计图纸等。随着孩子搭建能力的提升,要及时更新,改进设计图纸及照片内容。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主题灵活地调整游戏的人数与空间。以往建构的环境设置大多在室内,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尝试将建构游戏拓展到户外,给幼儿更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的材料,将更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幼儿的作品更加宏伟、壮观。 2.适宜的提示和支持,丰实主题化进程 教师要积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去创作和表现。在幼儿玩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制加给幼儿,而是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幼儿适宜的表象提示和支持,作为他们建构水平发展的台阶和支架,在自然状态下,随机地实现多种教育价值。 例如随着《盖房子》这一主题的逐步展开,我们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围绕“房子”这一建构主题,催生出很多的小主题:简单的房子――高楼――小区等。孩子们搭建的一幢幢楼房初现规模,孩子们的发现又让建构游戏的游戏点进行了变化。在搭建过程中,有些孩子提出小区不仅有一幢幢的楼房,还应有小公园、亭子、停车位,各种标记等等;还有些孩子还提到健身器材等等。游戏点的变化使该主题滋生出不同的小主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给予幼儿适宜的表象提示:通过图片隐性提示,请家长们带孩子们参观小区,介绍小区的配套设施,然后与孩子们讨论、绘制小区规划图,针对孩子的需求进行材料的支持与提供,如草垫、牛奶盒、各类积木、积塑、各种小汽车等。不断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孩子们多元的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游戏的内容与情节不断递进,丰实着整个主题化的进程。 3. 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关于建构游戏指导的策略有很多,在此,我就将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个重点、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1)观察是建构游戏指导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和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动,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不同需要与不同层次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实施指导。 层次观察法:在小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兴趣、技能等;中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创造能力及结构技能与行为习惯等;大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 按需介入法:在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教师立即进行思维加工,判断哪些情形需教师立即介入点拨,哪些则需教师暂缓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等,这样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使教师指导无牵强之意。 一般需教师立即介入的主要情形是:A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B当环境中 因人群拥挤或使用材料、工具而产生不安全苗子时等等。 一般需教师暂缓介入的主要情形是 :A当幼儿发生技能困难时(不知到怎样将天桥的楼梯与梯面连接起来);B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大家都在拼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先给他时间观望他接下来干什么);C当幼儿在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 有困难时(鼓励幼儿自主思考)等等。 其次: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表征行为,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增强群体性,培养交往的主动性。 (2)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 幼儿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注意到“问题”。当教师观察到幼儿搭建有问题时可提醒他观察一下伙伴的建构物,让他想一想伙伴的建构物和自己的哪些地方有区别,如果是幼儿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那么幼儿从中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加有意义。 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来向幼儿提出新的挑战,引起幼儿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丰富幼儿的建构活动。例如:(停车场) 一幼儿给他的汽车造了一个车库,但车库和“地面”间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幼儿总是用自己的手把汽车“搬到”车库里,看到阵中情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汽车自己开到车库里吗?如果这样引导还不能帮助他解决,可进一步引导:比如造个斜坡?” 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平行指导法、经验分享等策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3)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解难题是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 设疑共探法: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并且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例如:如果二楼停放的汽车要出来,怎么办呢?然后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停车场的经验,引导幼儿搭建从二楼到一楼的楼梯,而且要节约空间,鼓励幼儿拓展思考搭建出一条弯道让汽车开下来。 介入共玩法: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伴随语言的启示、使幼儿从中受到积极影响。 例如:修建长城的游戏,当幼儿不断垒高加层是城墙变高,老师感觉孩子的坚持性不够时,立即加入到其中;“你堆得城墙可真高,快加油!老师堆得快追上你了!”以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耐力与坚持完成任务的信心!或例如:当小班孩子们在探究垂直镶嵌搭建防护墙的底座时,老师可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搭建,引发幼儿借鉴并观察、习得经验。 陈述递词法:幼儿在讲述作品时,教师在认真倾听中为他们陈述递词以补充不完整的描述。(将横向的积木与众向的积木……紧紧的拼插在一起)使他们顺利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表达自信! 小班幼儿进行游戏交流的时间约5-8分钟,教师鼓励小班幼儿表达作品名称,并补充、完善幼儿的表达意思; 中大班以10-15分钟为宜,以幼儿自我表达为主,并鼓励幼儿互相点评。 三、交流分享 1.分享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