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五高级中学校(高中部)高三数学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五高级中学校(高中部)高三数学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点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一点,其右焦点为,若为线段的中点, 且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2. 点是抛物线上一点,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则点的横坐标为 A.2                B. 3               C. 4            D.5 参考答案: B 抛物线的准线为,根据抛物线的对应可知,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等于到该准线的距离,即,所以,即点的横坐标为3,选B. 3. 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且,平面平面,则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A.4                  B.3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球的内接几何体. 4. 设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其夹角为θ,若函数在(0,+∞)上有最大值,则                                                                A.,且θ为钝角                 B.,且θ为锐角     C.,且θ为钝角                 D.,且θ为锐角 参考答案: D 5. 设a=log0.32,b=log0.33,c=20.3,d=0.32,则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       B.b<a<d<c C.b<a<c<d D.d<c<a<b 参考答案: B 略 6. 若与都是非零向量,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C 7. 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则(    ) A.    B.    C.5    D.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抛物线定义得,选D. 考点:抛物线定义 【方法点睛】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本题中充分运用抛物线定义实施转化,其关键在于求点的坐标. 2.若P(x0,y0)为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由定义易得|PF|=x0+;若过焦点的弦AB的端点坐标为A(x1,y1),B(x2,y2),则弦长为|AB|=x1+x2+p,x1+x2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地得到. 8. 若集合,,则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集合的运算 因为 故答案为:B 9. 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    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2             B.3              C.             D. 参考答案: A 设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为d,直线l2:x=-1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到l2的距离等于P到抛物线的焦点F(1,0)的距离,故本题转化为在抛物线y2=4x上找一个点P使得P到点F(1,0)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最小,最小值为F(1,0)到直线l1:4x-3y+6=0的距离,即dmin==2. 10. 设α,β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α,则“l⊥β”是“α⊥β”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参考答案: 0.6 12. 设y=f(x)为区间[0,1]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0≤f(x)≤1,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先产生两组(每组N个)区间[0,1]上的均匀随机数x1,x2,…xN和y1,y2,…yN,由此得到N个点(xi,yi)(i=1,2,…,N),再数出其中满足yi≤f(xi)(i=1,2,…,N)的点数N1,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案可得积分的近似值为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略 13. 计算: 参考答案: 略 14. 设f ( x ) = x3-x2-2x+5,当时,f ( x ) < 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参考答案: m > 7 15. 已知点P(cosθ,sinθ)在直线y=2x上,则sin2θ+cos2θ=  . 参考答案: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由点P(cosθ,sinθ)在直线y=2x上,将P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tanθ的值,将所求式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化简后,把tanθ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点P(cosθ,sinθ)在直线y=2x上, ∴tanθ=2, ∴sin2θ+cos2θ=2sinθcosθ+cos2θ﹣sin2θ =+=+ ==. 故答案为:. 16. 在△ABC中,若=          . 参考答案: 略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都相交且交点都在y轴左侧,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内有一点,过点作直线交圆于A、B两点. (1)                                                        当经过圆心时,求直线的方程; (2)                                                        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的方程; (3) 当直线的倾斜角为45o时,求弦AB的长. 参考答案: (1)已知圆C:的圆心为C(1,0),因直线过点P、C,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即.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l⊥PC,  直线l的方程为, 即 . (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o时,斜率为1,直线l的方程为,即, 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圆的半径为3,弦AB的长为. 19. 已知首项为,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3、S2、S4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bn=n|an|,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求Tn. 参考答案: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分析】(1)易知2S2=S3+S4,从而可得2a3+a4=0,从而可得{an}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从而求得; (2)化简bn=n|an|=n?2n﹣2,从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其和. 【解答】解:(1)∵S3、S2、S4成等差数列, ∴2S2=S3+S4, ∴2a3+a4=0, ∴=﹣2,又首项为, 故{an}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an=?(﹣2)n﹣1=﹣(﹣2)n﹣2; (2)bn=n|an|=n?2n﹣2, Tn=1?+2?1+3?2+…+n?2n﹣2, 2Tn=1?1+2?2+3?4+…+n?2n﹣1, 故Tn=﹣﹣1﹣2﹣4﹣…﹣2n﹣2+n?2n﹣1 =n?2n﹣1﹣=(n﹣1)2n﹣1+. 20. 已知椭圆C:的一个焦点为,其左顶点A在圆O: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交椭圆C于M,N两点,设点N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与点M不重合),且直线与x轴的交于点P,试问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椭圆的左顶点在圆上,∴, 又∵椭圆的一个焦点为,∴,∴, ∴椭圆的方程为. (2)设,,则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 化简并整理得, ∴,, 由题设知,∴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的面积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 21. 如图,在七面体ABCDMN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ABCD,且MD=2,NB=1,MB与ND交于P点. (I)在棱AB上找一点Q,使QP∥平面AMD,并给出证明; (Ⅱ)求平面BNC与平面MN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I)设Q为AB上的一点,满足BQ=AB.由线面平行的性质证出MD∥NB,结合题中数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从而在△MAB中得到QP∥AM.最后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出QP∥平面AMD,说明在棱AB上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II)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算出向量、和的坐标.利用垂直向量数量积为0的方法建立方程组,算出=(1,﹣2,﹣2)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出DC⊥平面BNC,从而得到=(0,2,0)是平面BNC的一个法向量,最后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加以计算,即可算出平面BNC与平面MN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答: 解:(I)当AB上的点满足BQ=AB时,满足QP∥平面AMD, ∵MD⊥平面ABCD,NB⊥平面ABCD,∴MD∥NB. ∴,且, ∴,在△MAB中,可得QP∥AM. 又∵QP?平面AMD,AM?平面AMD. ∴QP∥平面AMD,即存在棱AB上找一点Q,当BQ=AB时,有QP∥平面AMD; (II)以DA、DC、DM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可得D(0,0,0),B(2,2,0),C(0,2,0),M(0,0,2),N(2,2,1) ∴=(0,﹣2,2),=(2,0,1),=(0,2,0) 设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取z=﹣2,得x=1,y=﹣2 由此可得=(1,﹣2,﹣2)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 ∵NB⊥平面ABCD,CD?平面ABCD,∴NB⊥CD 又∵BC⊥CD,BC∩NB=B ∴DC⊥平面BNC,可得=(0,2,0)是平面BNC的一个法向量 ∵cos<,>=== ∴平面BNC与平面MN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等于. 点评:本题在特殊多面体中,探索线面平行并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着重考查了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和利用空间向量研究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22. 已知对称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圆x2+y2﹣2x=0的圆心重合,且椭圆过点(,1).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点P(0,1)的直线与该椭圆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2,求△AOB的面积. 参考答案: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1(a>b>0),先求出c=,由椭圆过点(,1),得=1,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由,得,设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得(2k2+1)x2+4kx﹣2=0,由此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能求出△AOB的面积. 【解答】解:(1)∵对称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