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新校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新校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08上海12校联考)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不相符合的是(   )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参考答案: 答案:BC 2.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O42-、NO3-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 ̄、SO42 ̄、I ̄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HCO3 ̄ D.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lO2-、NO3-、HCO3-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1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c(H2C2O4)>c(C2O42-) B.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H+) +c(Na+)=c(OH-)+2c(CO32-) + c(HCO3-) C.常温下,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pH=7,c(Cl-)=0.1mol/L]中: c(Cl-) > c(NH4+) > c(OH-) = c(H+) D.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 c(CH3COO-) —c(CH3COOH)= 2[c(H+) —2c(OH-)] 参考答案: BD 略 4. 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中键能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方便。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数跟键数的关系的通式为CnI3n+1,烯烃(视双键为两条单键)、环烷烃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CnI3n,则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             (    )   A.CnI3n-1                         B.CnI3n-2          C.CnI3n-3         D.C nI3n-4 参考答案: C 略 5.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溶液中,pH大小关系为:pH( NaCN)> pH(Na2 CO3 )pH(CH3 COONa) B.amol·L-1 HCN与6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D.将0.1 mol·L-1的Na2 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等浓度的HCN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反应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解析: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HCN>HCO3-,酸性越弱,对应钠盐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HCO3)<pH(NaCN)<pH(Na2CO3),故A错误; B.如c(Na+)>c(CN-),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c(H+)<c(OH-),溶液呈碱性,a<b或a=b都符合,故B错误; C.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稀释过程中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 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D.将0.1 mol?L-1的Na2 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等浓度的HCN溶液中,反应生成的NaHCO3和NaCN都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溶度积及相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强弱电解质关键是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稀溶液反应:NH4++OH- === NH3·H2O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OH- +CO2=HCO3- D.Fe跟少量盐酸的反应:Fe +2H+ === Fe2++H2↑   参考答案: B 略 7.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A 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是L,根据c=n/V,代入数值,得出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故A正确。 8. 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和水反应          B. 和硫酸反应 C. 和氢氧化钠反应    D. 和氯气反应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L层电子数为8,所以a+b=8,元素X原子有2个电子层,b=2,所以a=8-b=8-2=6,X为O元素;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6-2=4,Y为Si元素,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SiO2和水不反应,A项错误;SiO2性质稳定,溶于HF酸,不溶于其它酸,B项错误;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C项正确;SiO2不与氯气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SiO2的性质。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L层电子数为8,所以a+b=8,元素X原子有2个电子层,b=2,所以a=8-b=8-2=6,X为O元素;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6-2=4,Y为Si元素,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然后根据SiO2的性质解答即可。 9. 家用消毒柜常用臭氧(O3)消毒,在消毒过程中通过放电发生如下反应:3O2(g)=2O3(g)△H=+144.8kJ/mol;下列关于臭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O2比O3稳定 D.植物油等食物为防止细菌污染,可放入消毒柜中消毒 参考答案: D 【考点】臭氧.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A、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O3的氧化性大于O2; C、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烃,易被臭氧氧化; 【解答】解:A、O2和O3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大于氧气,故B错误; C、由反应:3O2(g)=2O3(g)△H=+144.8kJ/mol可知,O3的能量大于O2,所以O2比O3稳定,故C正确; 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烃,易被臭氧氧化,所以植物油等食物不能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和臭氧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运用. 10. (2010·广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   11.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外层电子数就越少          C.一般元素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          D.Na2O、BaSO4、HCl、SO2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所以都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C 略 12. (08山东济南历城质检)常温下,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mol·L—2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                                               A.NH4+、Al3+、Na+、SO42—                    B.Fe2+、Ba2+、Cl—、NO3—        C.MnO-4—、Cl—、SO42—、K+                  D.CO32—、SO32—、Na+、Cl— 参考答案: 答案:B 13. 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                         B.压强:p1>p2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x的值是2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参考答案: C 略 15. 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4 mol/L       B.0.3 mol/L     C.0.2 mol/L       D.0.1 mol/L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实验班的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提示固体干燥剂主要有: 碱石灰、无水CaCl2、P2O5等)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