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石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石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一高等动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图⑤时期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②有直接的关系     C.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时期     D.①至④图所示时期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参考答案: C 2. 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右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 —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 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G)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 被替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 氨酸—”。则转录出此段多肽的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 参考答案: C 3. 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为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 亲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正常 ↓ 子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退化   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 3∶1 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 1∶1 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 3∶1 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 2∶1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解析:如果飞行肌退化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XB)所控制,则飞行肌正常为隐性(Xb)。子代飞行肌退化的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Xb,子代飞行肌退化的雄牲个体为XBY。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则后代飞行肌退化与飞行肌正常的分离比为3:1,雌雄个体的分离比为1:1,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l:1。若用子代雄性个体(XBY)与亲代锥栓(XBXB)交配,后代全部为飞行肌退化;用于代谁栓个体(XBXb)与亲代雄性个体(XbY)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1:1。B正确。 4.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 mol/L.最适温度.最适pH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甲和图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原因是酶失活 B.乙图中当酶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催化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C.乙图中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的增大,酶的活性逐渐增加 D.将甲的纵坐标改成乙中的催化反应速率,坐标曲线和原曲线不一样 参考答案: D 5. 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说法有误的是 A.人类单倍体基因组由23条不同的双链DNA分子组成 B.人类基因组计划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 C.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丰富而珍贵的遗传资源 D.获得个人基因组,能为预防疾病、新药的研制以及新医疗方法的发现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A 6. 将玉米种子分别置于20℃、30℃的培养箱中培养4天,然后分别取其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制成提取液1和2。在A、B、C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等量的提取液1、提取液2和蒸馏水,40℃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三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置于60℃水浴中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结果应为               (    ) A. A试管呈蓝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砖红色 B. A试管呈无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无色 C. A、B试管均呈砖红色,B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蓝色 D. A、B试管均呈砖红色,A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无色 参考答案: C 7. 若一个基因型为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的精子,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可能是由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出现错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正常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出现错误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出现错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也出现错误     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正常,但DNA复制时出现错误   参考答案: 答案: C 8. 右图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参考答案: C 9. 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与ADP相对含量增加有关的是 ①C6H12O6→2C3H6O3+能量    ②光反应    ③暗反应    ④根吸收K+     ⑤C3植物的叶肉细胞吸收CO2      ⑥小肠吸收氨基酸     ⑦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     ⑧DNA复制     ⑨翻译 ⑩神经传导  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运输 A.①②④⑤⑥⑩                 B.③④⑥⑦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⑩                 D.③④⑥⑦⑩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C.CuS0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参考答案: B 11.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 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 C.丙组细朐的染仁,体数目县诈常体细胞的两倍  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参考答案: C 12. 亲核蛋白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有关亲核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亲核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没有选择性         D.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属于亲核蛋白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关于物质和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其组成元素为C、H、O、N、P B. ADP由磷酸、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其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 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能维持细胞的形态 参考答案: B 【分析】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ADP是由2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的,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核膜有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关。 【详解】A.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其组成元素为C、H、O、N、P,A正确; B. ADP中含有的糖是核糖,B错误; C.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但它上面的核孔可让大分子物质通过,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可以维持细胞形态,D正确。 14. 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 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                 B.有关神经兴奋 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升高 参考答案: C 15.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性个体的信息传递,可以用来防治有害昆虫。这种治虫方法直接通过下列哪项来达到治虫目的     A.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                 B.改变害虫的年龄组成       C.降低害虫的出生率                   D.增加害虫的死亡率 参考答案: 答案:C 16. 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参考答案: D 17. 图4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4 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将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参考答案: C 18. 美国科学家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4年诺贝尔奖。多年后罗伯特和布莱恩,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A. 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B. G蛋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 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D. 此多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参考答案: C 19.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并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 C. 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变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 参考答案: C 【分析】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能验证杂(纯)合子和测定基因型。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但是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B错误;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正确;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发生交叉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