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石首文汇高级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文汇高级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Cl-O       B.NH3分子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略 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参考答案: A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联想NH3极易溶于水,可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说明Z为铝元素,W为硫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Q只能为氯元素. 【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联想NH3极易溶于水,可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说明Z为铝元素,W为硫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Q只能为氯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Al)>W(S)>Q(Cl)>X(N)>Y(O),故A错误; B.氯气能与氨气反应得到氮气、HCl(或氯化铵),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N元素与O元素可以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故C正确; D.非金属性Cl>S,故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更强,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B选项为易错点,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解,难度中等. 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5℃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K(HCN)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Ba2+、HCO3-、Cl-可以大量共存 C.已知Ksp(AgCl)=1.56×10-10, Ksp(Ag2CrO4)=9.0×10-12。向含有Cl-、CrO42-且浓度均为0.010 mol·L-1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CrO42-先产生沉淀 D.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参考答案: A A.25℃时NH4CN水溶液显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HCN电离程度小于NH3?H2O电离程度,则25℃时的电离常数K(NH3?H2O)>K(HCN)。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C.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mol/L=1.56×10-8mol/L,Ag2CrO4溶液中c(Ag+)==mol/L=3×10-5,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2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Cl-、CrO42-。 D.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过滤              B.渗析 C.萃取                 D.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胶体、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胶体微粒能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离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萃取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 解答:解: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故A错误;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渗析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故B错误; C.萃取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故C正确; D.胶体微粒能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离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方法和物质性质的原理,掌握原理即可解答,难度中等. 5.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解析: 参考答案: D 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6. 下列图示的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A.硝酸银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乙醇 参考答案: A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A.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正确; B.该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B错误; C.该装置中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 D.乙醇为非电解质,该装置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不规范或不科学的是   A.纯碱溶液可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B.FeCl3溶液(加少量HCl)可以长期放置   C.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D.用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可判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参考答案: AC 略 8.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0. 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A1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13+、CO32-、Cl- C.可能含有Cl-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O32-、Cl- 参考答案: D 略 9.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 参考答案: A 略 10. (2011·上海卷)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参考答案: C 从其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物质属于油脂,且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各部相同,因此选项A、B均不正确,而选项C正确;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两种。 1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铝片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一=AIO2-+H2↑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Ba2+ = BaSO4↓ C.硫化钠溶于水中:S2一+2 H2O = H2S↑+2OH— D.苯酚钠溶液中通人少量CO2:一O-+CO2+H2O→-OH+HCO3 参考答案: 答案:D 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 B.常温下的溶液: C. O.1 mol/L AgNO3溶液: 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B.甲烷.氨和水都是由极性键结合而成的极性分子        C.同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D.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的沸点 参考答案: D 略 15. 浓度为2mol/L的氢溴酸溶液VL,欲使其浓度变为4mol/L,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况下的HBr气体44.8L   B.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   C.蒸发掉0.5L水      D.加入10mol/L氢溴酸0.6VL,再将溶液稀释至2VL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探究Na2SO3固体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的实验如下。        实验药品:Na2SO3固体、稀盐酸、新制氯水、BaCl2溶液、蒸馏水        查阅资料:Na2SO3固体受热分解只得两种产物        实验步骤:        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