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石首泥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泥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图是甲、乙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 关于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三熟 参考答案: C 2. 下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图示时刻后 A.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 B.c地昼长将短于a地 C.b地开如出现极夜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参考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光照图判读。 【答案解析】11.B 解析:11题,根据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知,图中极地地区为南极地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结合图中公转方向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所以c地昼长将短于a地,B正确。 【思路点拨】利用公转方向来判断此为南极地区和该日为春分日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3. 伏尔加河流域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伏尔加河河水清澈,其径流量占注入里海径流总量的80%以上。二十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对伏尔加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梯级开发。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伏尔加河径流的主要来源是 A. 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    B. 夏季的高山冰雪融水 C. 秋季的锋面气旋降水    D. 冬季午后的对流降水 12. 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这可能导致 A. 里海北部的盐度降低    B. 里海生物多样性增加 C. 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    D. 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参考答案: 11. A    12. C 11. 伏尔加河径流的主要来源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A对。河流发源于丘陵地区,没有高山冰雪融水,B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在夏季,秋季没有锋面雨,冬季没有对流降水,C、D错。 12. 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水库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加,可能导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C对。流入里海北部的水量减少,盐度升高,A错。里海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伏尔加河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错。 4.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009年2月2日电: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读下图,回答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昆仑站自转线速度大于中山站                   B.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是2日12时25分 C.P点大致位于Q点的正西方                  D.一年之中昆仑站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没有 参考答案: B 5. 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 乌兹别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 塔吉克斯坦 参考答案: B 6.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以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 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①处种植水稻 B.②处栽种柑橘 C.③处种植甜菜 D.④处栽种茶树 参考答案: C 7.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昆仑科考站(80°25′ S 77°07′ E)。读下图,回答 在建设昆仑站期间,科考队员观察到太阳视运动的路线与下图中大致相同的是 参考答案: A 8. 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该水库储水量 A. 12月份最大    B. 3月份最大    C. 6月份最小    D. 8月较前一个月增加 18. 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参考答案: 17. B    18. C 17.根据水库水量盈余率的概念分析,盈余率大于1说明注入量大于流出量,小于1说明注入量小于流出量。分析图表数据可以发现,10月到次年2月注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此时是雨季,降水多。4-8月流入量小于流出量,说明降水少,是枯水期。当水量盈余率大于1,注入量就大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就在增加,所以从10月到2月水量都在增加,3月份收支平衡,水库水量达到最大值,B正确。故选B。 18.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为雨季;反之为旱季。从表格可以看出,该地4-8月份为旱季,9-3月份为雨季。因此该地冬季多雨,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正确。故选C。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图4—13—4   26.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27.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 ………………………………………………(     ) A.都江堰        B.坎儿井      C.竹楼        D.喇嘛寺庙 参考答案: 26.C   27.B 10. 读下图,完成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参考答案: D 11.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镇信息,回答 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依次选择在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⑤④       D.①②⑤ 参考答案: B12.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参考答案: B 13.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D.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  2.该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甜菜 参考答案: C   C 14.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四地中,动物迁徙范围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当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时 A、甲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B、乙地日落时刻晚于丁地 C、丁地草木枯黄       D、黄赤交角正在逐渐增大 14、图示区域粮食问题较为突出,提高其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加粮食进口  D、实行精耕细作 参考答案: C A B 12、四个地点均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但丙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由地形引起的非地带性草原,相比较其他三个地点,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小,因此动物迁徙范围最小。 13、动物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乙丁大致位于同一条经线,此时越往北,昼长越短,日落时间越早,因此乙地日落时刻早于丁地;丁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南半球夏季,丁地草木葱绿;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因此A对。 14、非洲地区粮食问题突出,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荒漠化蔓延;增加粮食进口将增加当地的经济负担;实行精耕细作依赖于大量的劳动力和经验等,因此提高其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产量。   15. 下列甲、乙图为世界某两个海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A、E两岛屿以东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或区域性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 B 16.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图2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4~26题。 24.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25.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26.“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第一次成功对接后,11月14日20时又成功完成第二次对接,下列现象发生在此期间的是(   ) A.北京昼短夜长,且昼变长 B.伦敦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C.密西西比河正处在丰水期 D.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变大 参考答案: 24.A   25.C   26.D 17.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冰川侵蚀    B. 风化和风蚀    C. 海浪侵蚀    D. 流水侵蚀 2. 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 沙滩    B. 岩礁    C. 岩洞    D. 巨岩 参考答案: 1. C    2. A 试题分析: 1. 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鼓浪石是由于海浪拍打形成的,因此地质作用为海浪侵蚀。 2. 沙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岩洞、岩礁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8. 西亚城市迪拜努力发展非石油产业比重,打造梦幻之城。图7反映了该城从海里填出两个棕榈形岛屿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0. 迪拜填造棕榈形岛屿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御飓风的袭击         B.发展海水养殖业 C.提高旅游吸引力         D.承接炼油业转移 31.填海造陆建新城可能导致(    ) A.近海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B.沿海湿地生态效益增强 C.地下径流入海更加通畅       D.海岸带不再受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 30.C    31.A   试题分析: 30.迪拜位于波斯湾沿岸,这里不受飓风影响,A错;波斯湾较封闭,盐度较高且沿岸有石油污染,不易发展海水养殖业,B错;填造棕榈形岛屿,形状十分美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并不是承接炼油业转移,C对D错。 31.填海造陆使原有海域(沿海湿地)变成城市,人类活动增加,使近海生物(水生和陆生)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沿海湿地生态效益减弱,A对B错;新城建设后,硬化的地面阻碍下渗,使地下径流减少;同时也减缓了地下径流入海的速度,C错;岛屿是不能完全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带,D错。 考点:迪拜填岛的主要原因;填海造陆建新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9.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