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第二册全册知识要点汇编(精华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第二册全册知识要点汇编(精华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知识要点]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爆发 背 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时 间:1917年3月 结 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 面: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府并存。 2.“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目  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时  间:1917年11月6日。 地  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结  果:胜利。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 (1)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 (2)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大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三年卫国战争,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1918——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  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在此期间,苏联一方面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这两项措施对于苏联取得胜利具有决定作用。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了。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难点解析]  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对照 名 称 时间 性 质 政 党 特 点 结 果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 无产阶级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 中心城市暴动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新民主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 农村包围城市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重点考点】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领导者是(列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 3.十月革命的特点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5.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存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6.在三年国内战争中,苏联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作用是(帮助苏联度过了难关,保证了军事作战的胜利。) 7.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革命措施最赢得民心的是(退出一战)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要点]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新经济政策、 时间:1921年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苏联成立: 时间:1922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成员: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5个加盟             共和国 2.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年——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2)农业集体化-1930年初开始,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3)苏联建成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初,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难点解析] 1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首先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      其次它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2.苏联国名的演变 沙俄-(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之前)         苏俄-(1917.11-1922年苏联成立)         苏联-(1922年底-1991年苏联解体)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道路是曲折的,有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放 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重点考点】 1.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的增强了。 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工作重点是(重工业)。 5.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36)年。 6.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7.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要点] 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时  间:1919.1——1919.6 操纵国:英、法、美三巨头 内  容: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其它条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作  用: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凡尔赛和约》内容  领 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不具备分赃性质) 军 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政 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赔 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数(待议)。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脏性质)。 (3)国际联盟:1920年1月成立、由英法控制、(美国没参加) 实质:表面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是英法资本主义大国维护维护霸权地位的工具。 2.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时  间:1921——1922年 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 内  容:签订《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 作  用: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九国公约》签订  ①时间: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②内容:这个条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影响: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          同支配的局面。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难点解析] 1、怎样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是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 由于分赃不均,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华盛顿体系没能抑制住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决战。意大利得的利益少,这些都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另外,它也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终于导致二战的爆发。 2、结合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有关史实,谈谈“弱国无外交”     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政策,半殖民地的中国外交上没有独立权。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巴黎和会却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也是华盛顿会议的当事国,却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门户开放”,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 [重点考点]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实际上是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2.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被(英法)操纵。是维护什么的工具? 3.巴黎和会主要是解决(德国)问题,《九国公约》主要是解决(中国)问题。 4.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主要是(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                                  5.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矛盾尤为激烈的国家是 (美国)和 (日本)。 6.和中国五四运动有直接关系的事是 (巴黎和会)。 7.两次会议中有损中国主权的条约各是什么?损害了中国什么利益?各有什么影响? 条约: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损害:巴黎和会列强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也是华盛顿会议的当事国,却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门户开放”, 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 8.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和平秩序是不稳固的?引发了什么后果? 由于分赃不均,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另外,它也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终于导致二战的爆发。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知识要点] 1.资本主义世界繁荣时期:(1924——1929年。)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出现    原因:由于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超过了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引起生产过剩造成的危机。  时间:1929年—1933年   开始于美国。    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①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增多,工人工资下降, 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②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3.罗斯福新政   背景: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 (1)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1933年 (2)实行新政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新政特点:国家于预和指导经济 (4)措施:①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②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中心措施)            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④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吸纳失业者就业。 (5)新政的作用: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6)对新政的评价:         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的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了,资本主义统 治得到稳定。但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7)新政的地位:为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先例。 [难点解析] 1.分析一下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危机?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加快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终于导致生产过剩。 2.“繁荣”却带来了危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不要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应该有长远眼光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补充]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实质是生产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你认为类似这样的经济危机应该怎样解决?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增加就业岗位; 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增强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