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命题走向及应对策略

举报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命题走向及应对策略2023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备考考情研究,明确考试目标(考什么,怎么考)(考什么,怎么考)2023年高考是福建省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的第一届。2021年我省高考开始使用新高考I卷;2022年,根据课标、教材、区域发展程度等的差异,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7省使用新高考I卷,辽宁、重庆、海南使用新高考II卷。新高考的结构模式(以2020年山东、海南卷为底盘,逐年完善):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学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新高考语文命题简要回顾内 容分 析2019山东模拟与2019新高考I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分):现代文阅读I(三则以“科幻小说”为中心话题的材料,一则比较完整,改称“信息类阅读”,共5小题,19分),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推断(说法),论点论据、论证特点、内容理解与评价;现代文阅读II(文学类阅读:新诗阅读,共4小题,16分)考查: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句理解、抒情角度分析。海南:小说扩大论述类文本的检测功能;选用新诗命题,有试验的意图信息类命题指向稳定,文学类依文设题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分)分):文言文阅读(史记萧相国世家,共5小题,20分),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与分析、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古代诗歌阅读(宋诗,本题共2小题,9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文言文文本的选用似乎发出信号;文言翻译分值减少;增加文意理解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修辞手法辨识、原文与改文表达效果分析、补写句子、语言表达修改、文段压缩(标点符号)突出情境化化;命题新旧搭配四、写作(60分):基于任务的写作。基于任务与自由表达并存小结1.高考语文命题从体式到内容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不断变化;2.高考的变化: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3.高考语文命题显性变化是试题结构的调整、内容的取舍;隐形变化是命题立意的变化:知识、能力、素养。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着意关联教材(2022年高考)教材: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设置单元与试卷的结构安排的不一致,给复习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也有很大的差别(64-60)文言文(必修10篇,选择性必修10篇,选修12篇)、诗词曲40首,但新版课标与旧版课标对背诵默写的篇目有很大不同。对应高考分块布局,梳理教材储存必备知识,通过知识运用训练能力,通过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答题规范。从考点入手与从教材入手的区别。一、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简析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题量2323信息类含有完整的论述类文本;文学类小说与散文;文言文由名人传记变纪事,写作是新材料作文题型(基于任务与基于表现并存)客观题信息类3,文学类2,古诗文4,语用3;共12题,36分。信息类3,文学类2,古诗文4,语用1;共10题,30分。主观题信息类:论证思路和语句理解各1题4+6;文学类:艺术手法和词语含义分析各1题4+6;文言文翻译和文意理解各1题8+3;名句默写1题6分(一题开放),古诗思想内容理解1题6分,修辞分析3分,语句补写6分,否定句使用5分;共11题,57分。作文1题,60分。信息类:文本观点分析和信息筛选与整合各1题4+4;文学类:心理活动和改写效果分析各1题6+6;文言文翻译和文意理解各1题8+3;古诗词内容理解1题6分;名句默写1题6分;语用:成语3分、改写4分、修辞分析4分,语句补写6分;共12题,60分。作文1题,60分。文本选用现代文阅读:信息类(多文本)+小说古诗文: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唐诗语用:说明文(中华文化、知识性)作文:毛泽东论“体育之效”现代文阅读:信息类(多文本)+小说古诗文:战国策+宋词语用:人物通讯、说明文(中华英才、生活知识)作文:围棋“三手”(传统文化)信息类文本阅读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分析文本学术论文:“中华文化”1+1学术论文:“诗歌与绘画”1+1信息、论证命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 分)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语句信息理解内容推断论点与论据关系的理解论证思路与论证手法内容理解与个性化解读信息筛选与整合策略(1)浏览材料,把握中心:分读+合意;(2)根据依文设题的命题原则,根据试题找原文;(3)理解相应原文信息,判断正误、整合信息;(4)答题顺序由大到小,也可依据习惯。文学类文本阅读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分析文本小说:冯至江上 小说:卞之琳石门阵 命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 分)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 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写什么,有什作用怎么写,有什么效果写法分析内容理解结构,情感,艺术效果策略(1)指导学生读懂文本。(2)读题。明确要求,明确重读与答题方向。(3)答题。关键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合理区间的确定与分点作答;得分点的呈现与表述的简洁。(4)关于小说与散文。文言文阅读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分析文本纪事战国策纪事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本变化命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 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大意通顺文意理解(3分)策略(1)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借助概括和分析题,读懂文本;(2)作答:断句,先比对,找出相同部分,再根据文意判断;文化常识,由有记忆开始;概述,对比内容;翻译,先理解后表达;文意理解,先找相应内容,后理解表达。(3)建议先做内容“概述”一题。古代诗歌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分析文本宋词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唐诗 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命题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理解赏析内容理解策略(1)以知识背景为支撑,借助篇名、诗篇关键词、注解、选择题,理解与把握诗篇的思想内容;(2)逐联分析,言之有据;(3)明确答题方向,分点作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幽州新岁作 张 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2021新高考适应性试卷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20212021新高考新高考I I卷卷分析文本新闻文段+说明文文段新闻文段+说明文段情境命题新闻文段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说明文文段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新闻文段1.词语选用(选择题)2.语病修改(选择题)3.修辞运用分析(简答题)说明文文段4.语句衔接(选择题)5.补写(简答题)语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语言素养与语言技能)策略问题情境。(1)中心话题,上下文,关键词语;(2)根据要求答题。(3)揣摩考查意图、注意要求,按照答题步骤进行训练。注意要求,技能训练;考点配置写 作20222022新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