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第4课时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举报
资源描述
课标要求1.阐明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 特点。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第第4课时课时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类型考点二群落的演替内容索引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群落的主要类型考点一1.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外貌特征草原生物群落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群落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存环境_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_群落结构物种少;结构非常_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物种繁多;结构非常复杂且_生存生物特点动植物具有_特性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_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利用光能较强,动物善于_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不均匀湿润或较湿润简单相对稳定耐旱挖洞或快速奔跑树栖和攀缘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说群落是一定下不同的天然群聚。时空条件物种考向群落的主要类型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B.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的结果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现象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各种生物之间依然存在争夺资源的种间竞争关系。2.荒漠中生物适应缺水环境,具有耐旱特性的表现为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骆驼刺植株可高达15 m,但根才几厘米长蜥蜴和蛇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了水分排泄A.B.C.D.群落的演替考点二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1)演替的概念:随着的推移,一个群落被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另一个群落代替时间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通过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并积累有机物,这为_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_。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填“取而代之”或“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是否存在垂直结构?(填“存在”或“不存在”)。分泌有机酸土壤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优势取代能存在苔藓2.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不同点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演替速度慢_形成群落趋向_趋向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阶段相对较多_新群落快相对较少相同点群落结构从;物种数量和增多;土壤、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的状态简单复杂群落层次光能相对稳定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40“图212”:演替最终一定能形成森林吗?(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所处地域的等条件,如地区或冻土地带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不一定气候干旱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方向速度延伸应用(1)右图表示甲、乙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_。火灾后森林的演替与 群落的演替类型相同。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应属于初生演替;乙群落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于次生演替乙由于甲群 演替的速度更快,历时更短。原因是_。延伸应用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次生次生演替的原有土壤条延伸应用(2)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生改变变快未发考向一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及类型的判断与分析3.水生演替系列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该过程是从湖泊的周围向湖泊中央顺序发生的,一般经历以下阶段:自由漂浮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阶段木本植物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所有湖泊最终都会演替到木本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的出现,会导致沉水植物向更深的湖泊中央转移C.湖泊周围和湖泊中央出现了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高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受气候降水量的影响,有些湖泊的水生演替阶段可能只到草本阶段,不一定所有的湖泊最终都会演替到木本植物阶段,A错误;浮叶根生植物叶子漂浮在水面,遮住了阳光,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会导致沉水植物向更深的湖泊中央转移获得光照,B正确;湖泊周围和湖泊中央出现了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错误。4.(2022安徽安庆高三模拟)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原理,调查随退耕年限的变化,群落中不同植物类群的物种数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形成提供了适宜条件B.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群落演替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更替C.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D.在第二年人工种植乔木,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推迟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形成提供了适宜条件,A正确;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结构变得复杂,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C正确;若在第二年人工种植乔木,则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提前,D错误。方法技巧“三看法”判断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考向二群落演替的趋势分析5.(2022北京房山区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ab段,三类植物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火灾后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在增加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水平结构,A正确;火灾后演替过程中,自然条件有限,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B正确;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因此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D错误。6.某湿地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湿地核心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统计了近水缓冲区和湿地核心区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进行人为干预可能会加快该群落的演替速度B.芦苇在该湿地的分布不能体现该湿地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差异C.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湿地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D.在多年的演替中,灌木逐渐替代了草本,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为干预可加快该群落的演替速度,A正确;该湿地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垂直分布,芦苇只是其中一种生物,B正确;近水缓冲区到湿地核心区群落生物种类逐渐增多,可以代表近水缓冲区群落到湿地核心区群落演替的过程,C正确;在多年的演替中,灌木逐渐替代了草本,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在争夺光照的竞争中具有优势,D错误。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1.(2021全国甲,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12345123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一般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强,D正确。52.(2020海南,2)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B.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123451234多年生草本因为在争夺阳光、空间等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因此多年生草本替代了一年生草本,A正确;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拥有更为复杂的垂直结构,B正确;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该沙地演替最后主要为多年生灌木,因为多年生灌木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D正确。53.(2020全国,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B.C.D.123451234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开始一段时间泥沙少,淡水少,海水多,入海口处的三角洲会出现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后来淡水、泥沙逐渐增多,海水减少,出现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最后大量的泥沙堆积,形成陆地,出现草甸植物群落,A项符合题意。54.(2018江苏,13)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12345从形成沙丘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中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完全的取而代之,所以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有相同的,C错误;与阶段、相比,阶段沙丘上的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故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123455.(2017江苏,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右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演替。(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12345次生捕食和竞争物理等距取样(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