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簰洲中学2023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咸宁市簰洲中学2023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相应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分别有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为: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注:为方便计算与判断,不计CO2的溶解) (   ) A.(2)图显示M中c(NaHCO3) >c(Na2CO3)   B.(4)图显示M中c(NaHCO3) >c(Na2CO3) C.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只有(1)        D.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参考答案: D 【知识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CO2与NaOH反应为①CO2+2NaOH=Na2CO3+H20,②CO2+NaOH=NaHCO3,如果溶液M中只有NaHCO3,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就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图(1);如果溶液M中只有Na2CO3,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体产生,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图(3);(2)图溶液M中的溶质是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3)图溶液M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理解CO2与NaOH反应,当CO2少量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0,当CO2过量反应为:CO2+NaOH=NaHCO3。 2. 有下列五个化学方程式:①C2H2+H2=C2H4,②CH4=H2+1/2C2H4,③C+2H2=CH4+xkJ,④C+1/2H2=1/2C2H2+ykJ,⑤C+H2=1/2C2H4+zkJ当温度下降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根据上述事实,试确定③-⑤中x、y、z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y>x>z             D、z>x>y 参考答案: B 3.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Ba2+、Mg2+、NO3﹣、CO32+    B.Na+、Al3+、Cl﹣、Mg2+ C.K+、Ba2+、Cl﹣、HCO3﹣       D.NH4+、Ba2+、Fe3+、Cl﹣ 参考答案: C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钡离子、镁离子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B.四种离子能够共存,但是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K+、Ba2+、Cl﹣、HCO3﹣离子之间不反应,加入氢氧化钠或少量硫酸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但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解答:解:A.因Ba2+、Mg2+分别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a+、Al3+、Cl﹣、Mg2+离子之间能够共存,但是加入少量硫酸后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K+、Ba2+、Cl﹣、HCO3﹣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少量稀H2SO4时,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正确; D.NH4+、Ba2+、Fe3+、Cl﹣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本题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5.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 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的化学式为YZ3,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而离子半径: Z>Y>W B.W的氯化物水溶液中滴加过量Z与钠形成的化合物,可生成化合物Na3WZ6 C.测得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甲沸点远高于乙,可能是甲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到刻度 B. 锥形瓶盛装待测液前需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 C. 石蕊试纸在测定气体酸碱性时必须用蒸馏水润湿 D.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C 略 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参考答案: C 氨可作制冷剂,所以W是氮;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Y是钠;硫代硫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硫单质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X、Z分别是氧、硫。A.非金属性X强于W,所以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A正确;B.Y、X的简单离子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微粒,B正确;C.硫化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使石蕊试纸变蓝,C错误;D.S、O属于ⅥA,S、Na属于第三周期,D正确。答案选C。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1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04mol · L-1 · 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 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高至T2℃(T2>T1)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10.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42-)不变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减少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④某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            B. ④⑤⑥             C. ①④           D.②⑥ 参考答案: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氢氧化铜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Cu(OH)2 + 2H+=Cu2+ + 2H2O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 + 2H+=H2O + CO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SO42- + Ba2+=BaSO4↓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不符合客观事实,应是Fe+2H+=Fe2++H2↑,故错误;B、氢氧化铜是难溶碱,不能拆写成离子,故正确;C、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应是CaCO3+2H+=Ca2++CO2↑+H2O,故错误;D、应是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错误。 13.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2OH -+ 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 + 2H+ Cr2O72- +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 + 4H2O 2K2Cr2O7 + 4KOH + 2H2↑+ 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 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d/2)。 参考答案: D 14. (2005·北京卷)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对2X(g)2Y(g)+Z(g),压强越大,正、逆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从上升(表示体系在达到平衡过程中)到水平的转折点(表示体系刚好达到平衡)再到水平(表示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因为p1<p2,可知A、C错误。对2X(g)2Y(g)+Z(g),压强越大,形成的平衡中Z的体积分数越小,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的水平部分越低,所以B正确。   【答案】 【解析】略 1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C. 用于考古断代的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为146C D. 2,4,6—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参考答案: C A.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A错误;B.次氯酸中O最外层有2个单电子,分别与H和Cl形成共价键,即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该原子可以表示为:146C,故C正确;D.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则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二氧化碳和次氯酸的电子式的书写,常见的错误有、。本题的易错点为D,注意硝基的书写方法。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溶液中Na+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