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永康石柱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石柱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C.已知:H2(g) + I2(g)2HI(g);△H =-9.48 kJ/mol,若将1 mol I2(g)和2gH2(g)充分反应可放出9.48 kJ的热量 D.已知在101 kPa时,2 g碳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为Q kJ,则碳的燃烧热为6Q kJ·mol-1  参考答案: A 略 2. 在标准状况下,由甲烷、甲醛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完全燃烧后,生成相同状况下的CO2气体15.68L,则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分数是 A.0.2          B.0.4          C.0.6          D.0.8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     )     A.PBr3            B.CH4                   C.BF3           D.H2O 参考答案: C 略 4. 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溴水、苯酚钠、甲醇都起反应的是(  ) A.CH3COOH           B.CH2═CHCOOH C.盐酸 D.乙酸甲酯 参考答案: B 解:A.CH3COOH含有羧基,羧基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苯酚钠、甲醇反应,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故A错误; B.CH2═CHCOOH含有双键和羧基,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溴水、苯酚钠、甲醇都起反应,故B正确; C.盐酸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苯酚钠、甲醇反应,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故C错误; D.乙酸甲酯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与其他物质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5.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A. 两个羟基         B. 一个醛基      C. 两个醛基      D. 一个羧基 参考答案: D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甘油和水 B.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使得二者均易被氧化 C.苯酚俗名石炭酸,向苯酚稀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变浅红色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产物是苯酚和碳酸氢钠 参考答案: D 略 7. 哈伯因发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D.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 D 略 8. 用 pH试纸测定某氨基酸溶液的 pH,如果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跟比色卡对照,溶液pH的测得值为8,则该氨基酸溶液的实际PH(    ) A.大于8   B.小于8   C.等于8   D.小于7   参考答案: B 略 9. 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持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较浓的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A.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B.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C.当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酸、硬脂酸                      B.CH4O、C2H6O  C.             D.甘油、乙二醇 参考答案: A 略 11. 同质量的锌与酸反应制备H2,欲使反应速率最大,下列条件中最佳组合是(  ) ①纯锌粒;②粗锌片;③0.01 mol·L-1盐酸;④0.01 mol·L-1硫酸;⑤98%硫酸;⑥加热; ⑦用冰水冷却 A.①③⑦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⑤⑥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aCl       B.NaAlO2               C.NaHCO3               D.Na2CO3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B.为了防止龋齿,人人都要使用含氟牙膏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因为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了气溶胶,富含大量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 B 略 14. 有一种新颖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工作时,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4CO2 + 5H2O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Al(OH)3 → Al2O3   B.Al2O3 → Al(OH)3   C.Al → AlO2-   D. Al3+ → Al(OH)3   参考答案: B Al(OH)3Al2O3 +H2O 2Al +2H2O +2NaOH=2NaAlO2+3H2↑ Al3+ +3OH—= Al(OH)3↓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0.1000mol/L的NaOH溶液。 (1)       需称量___________g烧碱,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2)       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1000mL容量瓶        E、漏斗      F、胶头滴管      G、 500mL试剂瓶 (3)       根据实验需要和(2)所列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4)       在容量瓶中确定溶液体积的过程中,最后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0;烧杯                     (2)DE (3)托盘天平、药匙、500mL容量瓶、 (4)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时停止加水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69倍,已知0.1 mol 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30.8 g CO2和0.3 mol H2O,请确定A的分子式,并写出同时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所有有机物结构简式:(1)能和三氯化铁作用显色(2)能发生银镜反应(3)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 参考答案: 分子式:C7H6O3 18. 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A(g)B(g)+C(g)   △H=+85.1kJ·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           mol,n(A)=          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反应时间t/h 0 4 8 16 C(A)/(mol·L-1) 0.10 a 0.026 0.0065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                    mol·L-1。 参考答案: (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分) (2)α(A)=( - 1)×100%(2分);K==1.5;(2分) (3)①0.1×;(1分)  0.1×(2-);  (1分)   ②0.051;(2分)每间隔4小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2分)。0.013(2分) 19. 哪些仪器使用以前都需检漏? 参考答案: 容量瓶 滴定管  分液漏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