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丽古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丽古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就是非金属氧化物 B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看是否只含有一种元素 C  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大小 D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 略 2. 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6∶3∶2: 参考答案: D 略 3. 已知:2H2(g) + O2(g) ===2H2O(g),1mol H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241.8 kJ,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O O=O 键能/ (kJ·mol-1) 463.4 498   则H-H的键能为(拆开1mol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 A. 413 kJ·mol-1 B. 557 kJ·mol-1 C. 221.6 kJ·mol-1 D. 436 kJ·mol-1 参考答案: D 【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41.8×2kJ/mol=-483.6kJ/mol,据此结合表中数据列式计算出H-H键键能即可。 【详解】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则2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2=483.6kJ, 即2H2(g)+O2(g)=2H2O(g)△H=-483.6kJ/mol, 设H-H键能为x kJ/mol, 由焓变等于反应物中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键能之和可知 2x+498-2×2×463.4=-483.6, 解得x=436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明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键能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4. 在溶液中可进行反应A +BC+D,其中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线。(0~t1、t1~t2、t2~t3各时间段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t1~t2 C. 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 D. 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A. 根据图像可知无法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A错误;B. 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t1~t2,B正确;C. 根据纵坐标数据可知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C正确;D. 反应后阶段,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D正确,答案选A。 5.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略 6. (不定项)下列反应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 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参考答案: B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 B. 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C. 工业制备和提纯硅的三步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氯碱工业得到的产品可以用来制盐酸 参考答案: B A. 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A正确;B. 工业制玻璃过程中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不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制备玻璃的原料之一,B错误;C. 工业制备和提纯硅的三步化学反应分别是SiO2+2CSi+2CO↑、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 氯碱工业得到的产品有氢气和氯气,可以用来制盐酸,D正确,答案选B。 8. 小明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一项的结果为:4.94×10-3 mol·L-1。 这里的“4.94×10-3 mol·L-1”表示葡萄糖的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D 略 9.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 3∶5    B. 5∶4    C. 1∶1    D. 5∶3 参考答案: D 由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每5molNH4+被氧化,就有3molNO3—被还原,则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5:3,故D正确。 10. 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       B.氢氧化铁和盐酸     C.硝酸和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CD 11. 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与铝是同主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下列对铊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中,错误的是(    )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铊能生成+3价的阳离子    C.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D. T13+的得电子能力比A13+弱 参考答案: C 略 12.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与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反应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参考答案: B 13. 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Ca(OH)2溶液 B.乙一定是KNO3溶液 C.丙不可能是Na2CO3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参考答案: B 解:A、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甲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 ,都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故A错误; B、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甲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 ,都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退单乙一定为KNO3溶液,故B正确; C、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任意一种都会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所以,丙可能为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任意一种,故C错误; D、依据C分析,丁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任意一种,故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加热煮沸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 C.氢氧化铁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D.往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 参考答案: A A.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B.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故B正确;C.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可借助此性质区分胶体与溶液,故C正确;D.往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电,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故D正确;答案为A。 15.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中分别加入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恰好使Cl-完全转化为沉淀,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1:1    B. 1:2:3    C. 1:4:9    D. 6:3:2 参考答案: D 【分析】 反应实际上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所以消耗AgNO3物质的量相同,也就是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详解】相同物质的量的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恰好使它们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时,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三种溶液的浓度与氯离子的系数成反比,所以其浓度之比为1:1/2:1/3=6:3: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        .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 参考答案: (1)普通铁粉(或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氢气(每空1分,共4分)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摩/升HCl    (每空1分,共2分) 注:G中如填写酸性干燥剂或液体干燥剂,则此空不给分. (3)A、B、E   (必须全对给1分,错、漏1个即不给分)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1分) (6).检验氢气的纯度(1分) 点燃氢气(2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 H-H N≡N N-H 键能(kJ·mol-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