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杨岭高级中学2023年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杨岭高级中学2023年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双选题)下图为“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趋势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目前日本人口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少子化 B. 城市人口比重低 C. 人口总量锐减 D. 老龄化 24. 日本未来50年人口变化可能带来影响是 A. 人力资源成本下降 B. 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C. 社会保障压力减小 D. 经济对外依赖加大 参考答案: 23. AD    24. BD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5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出生率低,少子化严重,A正确。无法判断城市人口比重,B错误。人口总量锐减不是人口结构问题,C错误。65岁以上人口比重高,老龄化严重,D正确。故选AD。 【24题详解】 日本出生率低,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经济对外依赖加大。故选BD。 2. “推拉理论”(pushandpull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哪种力量占主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此回答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暑假某旅游公司组织了一个200人的团队到上海旅游并采购商品 ②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每年吸引众多球迷到本国观赛 ③著名国际象棋选手诸宸和卡塔尔选手穆罕默德完婚后移居卡塔尔 ④为了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地域经济,国家决定在新疆建立由几十万人组成的建设兵团,并长期驻扎在克拉玛依等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3. “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 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稻客”现象表明我国 A. 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 B. 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 C. 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D. 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 3. 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A. 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 B. 劳动力增多 C. 经济收入减少 D. 机械化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 1. D    2. A    3. D 1.影响“稻客”“迁徙”路线的因素还有作物生长周期。越靠近南方的地区,纬度越大,热量越充足,水稻生长越快,水稻生长周期越短。“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故②正确;“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迁徙”路线,③正确;“稻客”“迁徙”与作物品种、各地种植技术差异无关,故①④错误。综上,D②③正确。 故选D 2. “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其中固然有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因素,但主要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故A选项正确;“稻客”现象并不能完全体现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故B、C选项错误。6月底,北方已经完成冬小麦的收割,北方农村地区农户利用衣闲时间当“稻客”获得经济收益,故“稻客”现象不能说明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3.某地农业地域结构是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短时内不可能大规模改变,A错误;人工收割水稻的效率比不上机器收割,劳动力增多对“稻客”减少对影响不大,B错误;“稻客”减少与经济收入关系不大,C错误;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少。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成立的条件下,“稻客”规模减小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农村地区农户在“稻客”的影响下自己购买了水稻收割机械,提髙了机械化水平,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图中,MN为晨昏线,弧线EF为纬线,O地有一旗杆。该日,旗杆的影子保持相同的长度作逆时针运动。回答 若O点的太阳高度与P点的零时太阳高度相差15°时,下列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O点的太阳高度的2倍 B.P点的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相同,均为正南方 C.O点的影子方向始终是正北方 D.北京与上海两地的日出方向均是东北方向,且东偏南的角度相同 参考答案: D 5. 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周围植被茂密,风景优美。下图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38. 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39. 该湖泊附近地区植被景观主要是(    ) A. 针叶林 B. 落叶林 C. 阔叶林 D. 硬叶林 参考答案: 38. A    39. D 【38题详解】 读图,从10月-到次年3月,, 3月湖泊水位流入等于流出,3月之前流入大于流出,水位上升,所以3月水位最高。所以3月份水位较高,从4月-次年8月,基本是流出量大,水位下降,所以9月份水位较低,因此A正确。 【39题详解】 本题通过湖泊水位变化确定当地气候,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湖水冬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所以植被为硬叶林。故答案选D项。 6.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11.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 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 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 10. C    11. C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C对。受寒流影响,水汽冷凝,A、B错。从纬度判断,该地不受西风带影响,D错。 【11题详解】 甲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乙是亚马孙平原地区,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甲地不受赤道低压带影响,B错。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C对。乙地气候是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的,D错。 7.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人口锐减    B. 产业升级    C. 资源耗竭    D. 生态恶化 10. 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A. 优化交通布局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11. 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A. 甘肃玉门    B. 辽宁鞍山    C. 四川成都    D. 湖北武汉 参考答案: 9. C    10. B    11. B 9. 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C选项。 10. 结合材料“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B选项。 11. 甘肃玉门多石油资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B。 8. 下图为“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MPN表示晨昏线,虚线圈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图表示赤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此时在M地某人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正西方 2. 如果Q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北京时间为8:00 C. 东京地方时为6:00 D. 新的一天所占经度范围小于全球的二分之一 参考答案: 1. C    2. D 1.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图中的极点为北极点,图中Q点位于昼半球,M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为半球夏半年,全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 Q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因为Q点的地方时不是0:00,所以Q点的经度为180°。则M点的经度为60°W,地方时为18:00,则120°E的地方时为6:00,180°的地方时为10:00,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为10个小时,小于全球的一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9. 植物物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响应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胡杨是干早大陆性气侯条件下喜光、抗热、抗旱、抗盐碱、抗风沙的树种。科学家以胡杨年生长季始于春季日均温稳定于5℃以上,止于秋季日均温稳定于5℃以下的标准,确定胡杨年生长季的起始日、终止日,并根据胡杨的展叶始日、叶黄始日的变化,研究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下图是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起始日、终止日的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图示地区胡杨年生长季起始日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9. 关于和田与格尔木胡杨生长季长短差异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田生长季长于格尔木和田纬度高于格尔木 B. 和田生长季短于格尔木和田纬度高于格尔木 C. 和田生长季长于格尔木和田海拔低于格尔木 D. 和田生长季短于格尔木和田海拔高于格尔木 参考答案: 8. B    9. C 8. 根据图示地区胡杨年生长季起始日的空间分布差异的等值线延伸方向,若受纬度因素影响,应与纬线平行,A错。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明显差异,不是主要因素,C、D错。只有地势差异,地势高处,气温低,起始日出现日期晚,B对。 9. 根据图示日期等值线,起始日早,终止日晚,和田生长季长于格尔木,B错误。与和田纬度高于格尔木无关,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季应较短,A错误。和田生长季长于格尔木,是因为和田海拔低于格尔木,C正确,D错误。 点睛:生长季起始日的空间分布差异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