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赤壁余家桥镇中学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余家桥镇中学高二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直线m、n及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A:由条件可得:α∥β或者α与β相交. B:根据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可得:n∥α或者n?α. C:由特征条件可得:m∥β或者m?β. D:根据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得:m⊥n. 【解答】解:A:若m∥α,n∥β,则α∥β或者α与β相交,所以A错误. B:若m∥α,m∥n,则根据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可得:n∥α或者n?α,所以B错误. C:若m⊥α,α⊥β,则有m∥β或者m?β,所以C错误. D:若m⊥α,n∥α,则根据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得:m⊥n,所以D正确. 故选D. 2. 已知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若f(x﹣1)为奇函数,且f(2)=3,则f(5)+f(6)的值为(  ) A.﹣3 B.﹣2 C.2 D.3 参考答案: D 【考点】3L: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得到f(x+4)=f(x),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f(x﹣1)为奇函数, ∴f(﹣x﹣1)=﹣f(x﹣1), ∵f(x)是偶函数, ∴f(﹣x﹣1)=f(x+1)=﹣f(x﹣1), 即f(x+2)=﹣f(x), f(x+4)=f(x+2+2)=﹣f(x+2)=f(x), 则f(5)=f(1), f(6)=f(2)=3, 当x=﹣1时,由f(x+2)=﹣f(x), 得f(1)=﹣f(﹣1)=﹣f(1), 即f(1)=0, ∴f(5)+f(6)=3, 故选:D. 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S17>0,S18<0,则中最大的项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由题意可得a9>0,a10<0,由此可知>0,>0,…,<0,<0,…,<0,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等差数列{an}中,S17>0,且S18<0 即S17=17a9>0,S18=9(a10+a9)<0   ∴a10+a9<0,a9>0,∴a10<0, ∴等差数列{an}为递减数列, 故可知a1,a2,…,a9为正,a10,a11…为负; ∴S1,S2,…,S17为正,S18,S19,…为负, ∴>0,>0,…,<0,<0,…,<0, 又∵S1<S2<…<S9,a1>a2>…>a9, ∴中最大的项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化简求值,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中档题. 4. 与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    )   A.      B.和   C.         D.和 参考答案: D 5.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6. 与,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1         B.        C.           D. 参考答案: C 7. 已知a>0,﹣1<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ab<ab2 B.ab<a<ab2 C.ab<ab2<a D.ab2<a<ab 参考答案: C 【考点】R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a,b的范围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a>0,b<0知,ab<0,ab2>0, 又由﹣1<b<0知0<b2<1, 所以ab2<a, 故选:C. 8. 在长方体中,和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则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9. 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导函数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0. 函数,的最大值是 A.1               B.                C.0                D.-1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命题p:?x1,x2∈R,(f(x2)﹣f(x1))(x2﹣x1)≥0,则¬p是  . 参考答案: ?x1,x2∈R,(f(x2)﹣f(x1))(x2﹣x1)<0 略 12.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为A1B1的中点,则下列五个命题: ①点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 ;②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450; ③空间四边形ABCD1在正方体六个面内形成的六个射影平面图形,其中面积最小值是 ; ④AE与D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⑤二面角A-BD1-C的大小为 ?. 其中真命题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参考答案: ②③④ 13. 命题“任意x∈R,x2+x+1≥0”的否定是        . 参考答案: 存在x∈R,x2+x+1<0 【考点】命题的否定.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否定的方法,结合已知中原命题,可得答案. 【解答】解:命题“任意x∈R,x2+x+1≥0”的否定是“存在x∈R,x2+x+1<0” 故答案为:存在x∈R,x2+x+1<0 14. 在极坐标系中,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则___. 参考答案: 【分析】 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求得的坐标,由此求得.. 【详解】直线即.圆两边乘以得,即,令,解得,故,所以.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考查直线和圆的交点坐标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5. 已知A(3,1),B(﹣4,0),P是椭圆上的一点,则PA+PB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 10+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可知B为椭圆的左焦点,A在椭圆内部,设椭圆右焦点为F,借助于椭圆定义,把|PA|+|PB|的最大值转化为椭圆上的点到A的距离与F距离差的最大值求解. 【解答】解:由椭圆方程,得a2=25,b2=9,则c2=16, ∴B(﹣4,0)是椭圆的左焦点,A(3,1)在椭圆内部, 如图:设椭圆右焦点为F,由题意定义可得:|PB|+|PF|=2a=10, 则|PB|=10﹣|PF|, ∴|PA|+|PB|=10+(|PA|﹣|PF|). 连接AF并延长,交椭圆与P,则此时|PA|﹣|PF|有最大值为|AF|= ∴|PA|+|PB|的最大值为10+. 故答案为:10+   16. 设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照此规律,第五个等式应为               .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是菱形,. (1)求证:平面 (2)若求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证明:(Ⅰ)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所以AC⊥BD. 又因为PA⊥平面ABCD. 所以PA⊥BD. 所以BD⊥平面PAC. (Ⅱ)设AC∩BD=O. 因为∠BAD=60°,PA=PB=2, 所以BO=1,AO=CO=. 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 P(0,—,2),A(0,—,0),B(1,0,0),C(0,,0). 所以 设PB与AC所成角为,则 . 19. 给定两个命题,p: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q: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若为真,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 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因为为真,则至少一个为真,又为假,则至少一个为假.     所以一真一假,即“真假”或“假真”.  真假,有; 假真,有.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0. (12分)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的长方体被平行四边形所截而得到的,其中. (1).求;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参考答案: (1)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 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 由,得, . . . 21. 某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是指单日内该群体中成员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平均用时.某地上班族S中的成员仅以自驾或公交方式通勤.分析显示:当S中()的成员自驾时,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为(单位:分钟),而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不受x影响,恒为40分钟,试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 (2)求该地上班族S的人均通勤时间的表达式;讨论的单调性,并说明其实际意义. 参考答案: (1) 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2)见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知求出f(x)>40时x的取值范围即可; (2)分段求出g(x)的解析式,判断g(x)的单调性,再说明其实际意义. 【详解】(1)由题意知,当时, , 即, 解得或, ∴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 (2)当时, ; 当时, ; ∴;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说明该地上班族S中有小于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减的; 有大于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增的; 当自驾人数为时,人均通勤时间最少.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分类讨论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点为动点,已知点,直线与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1)       求动点的轨迹E的方程; (2)       若F,过点F的直线交轨迹E于M,N两点,以MN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第三个顶点恰在轴上,求直线的方程 参考答案: 解(1)由题意=, 整理得,所以所求轨迹E的方程为. (2)当直线与轴重合时,与轨迹E无交点,不合题意; 当直线与轴垂直时,:,此时M(),N,以MN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另外两个顶点,不合题意; 当直线:,M,N MN的中点Q 由消得 所以Q, 则线段MN的中垂线m的方程为即为 ,则直线m与轴的交点R为(0,) 注意到以MN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第三个顶点恰在轴当且仅当时,即    即 由,代入上式得 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或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