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主题读写这束“微火”百年未有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 (第1761期) 本期主题:这束“微火”百年未有 【作文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主火炬台和点火方式在百年奥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主火炬台“大雪花”由一片片写有参加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构成;主火炬是冬奥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嵌在“大雪花”中,以“不点火”代替“点燃”;奥林匹克之火以“微火”的形式呈现给世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津】 以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火炬台和点火方式来传递奥运理念、讲述中国方案、中国哲学及其对青年学子的人生启迪,用联系、全面、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观世界。 材料解读: 材料以总分结构展开:起句总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在百年奥运史上两处绝无仅有:主火炬台和点火方式。分句分别从三点展开其“绝无仅有”:第一点是主火炬台“大雪花”由一片片写有参加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构成,第二点是冬奥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是主火炬,嵌在“大雪花”中,因为是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所以不用点火,与之前奥运会点火不一样;自然就引出第三点,奥林匹克之火以“微火”的形式呈现,之前奥运会主火炬台是熊熊大火。 我们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绝无仅有”创意?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怎么给世界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奥运记忆,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奥运精神?开幕式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揭示了本届奥运的“中心思想”—— 思想一:由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汇聚成的大雪花,则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思想二:将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 思想三:无论火焰大小,只要点燃大家的心中之火,就是最璀璨的奥林匹克圣火,你想到的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思想四:主火炬的点燃方式符合中国古老的哲学,这样点火方式体现新时代的感觉,体现中国智慧。 如张艺谋总导演所说:“中国古老的哲学和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从来就是这样,一叶知秋,一滴水看太阳,从来就是以点代面,中国人讲的是意境,讲的是从一个最小、最细节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我觉得是很美的。其实是很浪漫的,一叶知秋,我们都熟知这句话,一片叶子会想象整个秋天的璀璨和金黄,很美,很有诗意。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你也可以将这一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看作是一叶知秋,一个小小的手持火炬,一个小小的火苗,但是你想到的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全人类熊熊燃烧的激情和浪漫。” 所以材料各层间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有机组合,围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两处绝无仅有的设计来展开其中蕴含的理念、思想、奥林匹克精神、哲学思考等。材料中有三组关系:大雪花火炬台与小雪花(各参赛国家和地区)、主火炬“微火”与“大雪花”、“微火”与“奥林匹克之火”。可以就其中任意一组或几组谈,也可以围绕“小(微小)与大(宏观)”核心概念整体谈,并由此生发出去。 那么,文章立意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对奥运会价值的思考:“一起向未来”的时代主题,对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解(主要突出其中的“胸怀大局、共创未来”)二是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传递“更团结”的奥运理念三是奥运精神引发的对自己人生的启迪: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四是其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式智慧(中国哲学):小大兼顾;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宏观境界与微观之处判定是否符合题意,主要看是否围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两处绝无仅有的设计写出其中蕴含的理念、思想、奥林匹克精神、哲学思考等。也可以理解为:围绕材料中提及的任意一组关系或几组关系或“小(微小)与大(宏观)”核心概念整体来写作。 佳作品读 【资料链接】 这束“微火”百年未有 从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顺利举行;从2015年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到2022年冬奥会开幕,这二十多年里的每一天,北京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基础设施到城市环境,从场馆建设到道路交通,从通讯系统到空气质量,从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到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北京在保留古都气韵的同时,实现了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华丽转身。   北京欢迎你!“双奥之城”为世界首座,也属于世界。   冰雪为媒携手同行   这一朵雪花浓缩百年奋斗征程,百年追梦铸就今日中国,这是冬奥梦与中国梦的历史交汇。这一朵雪花折射世界文明之光,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这是全世界共襄盛举的舞台。这一朵雪花映照携手同行之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是“一起向未来”的豪迈宣言。   绿色   【从“大火”变“微火”百年未有】   开幕式最大的创新是点火方式和火炬台设计,可谓百年奥运史上前所未有:将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此前,历届开幕式的点火方式都是在如何“点”上做文章,而此次,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点”,把最后一棒火炬直接放在主火炬台上。   【焰火用量仅为北京夏奥会10%】   开幕式焰火表演秉持简约理念,时长总计仅约3分钟。环保弹药虽只有1800发,用量仅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10%,但更需精益求精。这次使用的特效烟花均是高科技环保微烟化焰火,力求环保、安全。经过对发射药成分的改进,焰火药剂无毒、微烟,大大减少了烟花燃放时对环境的影响。   开放   【“冰雕中式门窗”开门迎客】   在入场式环节,竖屏的“中国门”和地屏上运动员的行进路线上特别设计冰雕中式门窗纹样,寓意开门迎客,地屏窗外则轮播中国一年四季的大好河山。   “中国门”寓意着开放和共享。从1978到2008,再到2022,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窗”代表着文明和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百年让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两个奥运”跨越的14年也让首都北京日新月异。   【盆景状的“迎客松”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   场馆与焰火巧妙结合,既寓意欢迎全球运动员和观众,又为新春佳节增添绿意点缀。   共享   【“一朵雪花”展现“一起向未来”】   每一朵雪花、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汇聚在北京,就会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从展示“我”变为展示“我们”,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昭示全世界必须团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   【我和我的祖国】   12位小朋友徐徐展开五星红旗,100多位各民族、各行业的群众代表将国旗手手相传,他们双眸注视国旗、心中充满敬意。亿万中华儿女用双手托举起蓬勃向上、奋勇向前的中国,托举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   【山区孩子演唱奥林匹克会歌】   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曾经贫困的山区如今旧貌换新颜。   文化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中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立春”呈现“天人合一”】   开幕式当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是完美巧合,寓意万物生长、新的开始。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短片中飞舞的雪花似乎飘进“鸟巢”,一段以“立春”为主题的表演璀璨登场,数百名演员手持发光杆营造光影互动的美感,寓意春天的花朵在纯净的地屏“冰面”上绽放。   科技   【奥运史上最大光影“冰面”】   开幕式上,巨型“冰面”地屏、闪亮“冰雪五环”、AR效果雪花等数字光影特效轮番亮相,实现多维视觉效果。为实现逼真的冰雪效果,整场开幕式运用裸眼3D等多种演艺设备和技术,其中不少为全球首创。   【“冰雪五环”】   有科技含量、有文化韵味,又有炫酷的现代感。数字光影的‘冰雪五环’与‘巨型雪花’交相辉映,这是人类文明与奥运精神的交流与对话。   【大规模实时动态捕捉创纪录】   在1万多平方米的场地上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么多名演员逐一进行动态捕捉和实时互动的表演,全世界还是首次。 为人处世 放大一点,绚烂一生   理查德·希尔斯是一个失败的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他甚至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众人眼中的小人物却在美国创办了一家特殊的网站。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几千年前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样。这样的汉字字源网站即便是在中国也绝无仅有,更不要提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它的创办者——一位满头白发的美国老人一时间也成为热门人物,甚至被网友称为2011年第一个感动中国的外国人。     网站的火爆是理查德·希尔斯所没想到的,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60岁的花甲之年因它而成名。他为了创建这个网站,花费了20年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觉得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在20年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只有他孤独一人……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中国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是让他一头雾水。于是,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了古汉字。可在英文书籍里,关于汉字古文字的书籍只有一本。并且,不同的书籍对于词源的解释也不相同。希尔斯又琢磨着把不同的解释都输入电脑,这样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的词源。为此,他先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到了2003年,又把它们搬上了互联网。     希尔斯曾经向中国的朋友展示过自己的网站,可极少有人感兴趣。有些人会“出于礼貌”地赞扬几句,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评价他“浪费时间”、“异想天开”。可就是这位异想天开的美国人却硬生生创办出了世界上首家汉字字源网,用20年的努力与坚守传承了中国文明。    为了寻找那些古代的汉字字形,希尔斯跑遍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了几百本书。看得多了,他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解释。比如汉字“金”,《说文解字》形容它字形的来源是“金在土中”,可希尔斯觉得,它的象形文字应该来源于“钟”的形状,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立刻明白“金属”的概念。     没有人知道,希尔斯已经连租用服务器所需要的每年47美元都快付不出来了。正因为如此,人们打开他那设计简单的网站,上面才有这样一段话:你在这里看到的是我过去20年努力工作的成果,目标是要把汉字的字源资料放在国际网络上,供大家使用。请捐款,以便我可以继续提供和及时更新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是我免费提供的,而且没有广告干扰。     世界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就像放大镜一样,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法布尔一生也只研究他的昆虫,正是由于他把自己的世界和精力都聚焦在研究昆虫这个点上,所以才有了昆虫学方面卓越的成就。 小说阅读 逍遥游 聂鑫森 江南大学是一所老资格的大学,中文系又是江南大学的名系。中文系之所以声名赫赫,是因为有一批久负盛名的老教授,在许多专业上可说是一言九鼎,领风气之先。 贺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专长是古籍校勘与论证,最为人钦服的是《庄子》研究,写过许多振聋发聩的专著。他字“散木”,也是取自《庄子》书中,自谦为无用之材,但“不材”即可免遭斤斧之苦而尽天年。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