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T﹣A﹣G﹣… B.…﹣U﹣A﹣G﹣… C.…﹣T﹣A﹣C﹣… D.…﹣T﹣U﹣G﹣… 参考答案: A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由于模板链为…﹣A﹣T﹣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经复制后的子链是…﹣T﹣A﹣G﹣…. 故选:A. 2.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B. 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C. 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D. 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出现了多种菌落,说明污染了杂菌,杂菌可能来自培养基,也可能是因为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A、B、C项均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参考答案: C 4.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参考答案: D 5.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存在致死现象。短尾鼠与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自由交配,后代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参考答案: A 6. 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 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初生演替过程 D.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参考答案: A 【分析】 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A正确;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D错误;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保留有原来的土壤,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因此在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故选A。 【点睛】熟记群落演替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特点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 7.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操作时,受体细胞用植物的受精卵或者体细胞均可 B.限制酶一般不切割自身的DNA分子,只切割外DNA C.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D.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因为其具有能自我复制,含有标记基因,为单链DNA等特点 参考答案: D 8. 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持续结合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结构上兴奋传递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细胞有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C 10. 在人体的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A.皮肤     B. 肾        C. 肺       D. 小肠 参考答案: B 略 11. 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实例能证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的是 ①植物的向光性  ②顶端优势  ③根的向地性生长  ④茎的背地性生长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D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①错误;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性,②正确;根的向地生长,即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③正确;茎的背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大,基近地侧和远地侧都体现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④错误。综上所述,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是②③,故选D。 13. 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栖所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公L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如果将甲,乙两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饮用水,结果会如何                   海水 尿液   灌饮 氯浓度 排出 氯浓度 甲 1000 535 1350 400 乙 1000 535 165 820 A.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  B.乙比甲先因缺水而死亡 C.甲乙均能饮用海水而存活 D.表中资料不足,所以不能判断 参考答案: A 14. 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 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 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 B .............................. 15. 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感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以外其它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长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pH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能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答案: B 16. 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图丙中的a、b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若在c处给予一刺激,则在a、b、c、d、e、f处能够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b、c B. 乙图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糖蛋白,A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C. 丙图中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a发生一次偏转,b不偏转 D. 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兴奋在乙图中A部分的传导 参考答案: D 分析图甲客户组e上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f是感受器,在突触上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在c处给予一个刺激,在a、b、c能检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乙图B是突触后膜有接受A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的受体,本质是糖蛋白,A突触小泡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丙图当A点受到刺激后,a发生一次偏转,b不会兴奋所以不会偏转,C正确。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突触数目的多少,D错误。 点睛:分析位点是否能检测到电位变化,一定要遵循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 17.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2︰2︰1︰1       B.1︰1︰1︰1       C.9︰3︰3︰1           D.3︰1︰3︰1 参考答案: A 18.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个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促反应速率),能表示下丘脑被破坏的小白鼠的曲线是(   ) 参考答案: D 19. 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转录,进行该过程的主要部位是细胞核 B.从化学结构上看,图中的2和5相同 C.若已知a链上形成e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为:A:T:G:C=1:2:3:4,则形成e链的碱基比是U:A:C:G=1:2:3:4 D.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传递到了e上,再由e传递到蛋白质上 参考答案: B 20. 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参考答案: D 2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22. 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遗传病是(  ) A.猫叫综合症 B.21三体综合症 C.白化病 D.青少年型糖尿病 参考答案: A. A、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21三体综合症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B错误; C、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D错误. 23. 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胆碱酯酶    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