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曹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曹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 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 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 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参考答案: B 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是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细菌提供的ATP,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A正确;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可能已侵入到细菌体内,但还没有大量繁殖,B错误;在t1~t2时间内,由于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细菌大量死亡,C正确;在t2~t3时间内,被侵染的细菌已裂解死亡,所以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D正确。 2. 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 A. 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 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 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D. 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参考答案: C 3.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探究食道癌与长期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的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     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经常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人群的食道癌发病率     ③对食道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饮食习惯对比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A 4. 下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一可知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可以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D段      D.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 参考答案: B 5.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B. 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C. 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参考答案: C 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因此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B正确;终止密码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密码子在mRNA上,而MRNA上不可能含有T,D正确。 6. 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经过两层膜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参考答案: A 7. 下列关于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DNA的复制,但染色体和基因的数月都不会改变     B.基因是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但有很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基因     C.基因只分布在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肯定与生物的性别无关     D.基因中储存着遗传信息,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 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参考答案: A 9. 以下关于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 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时,不能对材料进行解离和固定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不能使用盐酸增大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D. 用猪血红细胞提取制备细胞膜时,不能加入生理盐水来防止血液凝固 参考答案: C 10.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 B 11. 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细胞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在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C.在CD段,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出现新的核膜 D.在AD段,细胞中发生的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 B 12. (09长沙一中、雅礼中学联考)人们认为,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其原因是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 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的物种 ④最适者能得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有利变异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参考答案: 答案:D 13. 某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参考答案: D 15.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可被龙胆紫染成深色 B. 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②有关,且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②通常较大 C. ③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 ④是大分子物质如DNA、RNA、蛋白质等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参考答案: C 16.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参考答案: B 17.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参考答案: C 解析: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朊粒为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为蛋白质到蛋白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18. 已知在人类中有一种见强光就打喷嚏的achoo综合征和由于焦虑引起的颤抖下巴(trembllng chin)的两种表型都属于显性表型,那么对于achoo基因和tremblingchin基因均为杂合子父母的子女中第一个孩子具有achoo综合征而没有trembling chin的概率和他们的子女中第一个孩子不具有achoo综合征或trembllngchin的概率分别是     A.1/16和3/16                        B.3/16和3/16        C.1/16和1/16                        D.3/16和1/16 参考答案: D 19.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右图处理,然后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乙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在细胞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参考答案: D 21. 25.研究者从冰川土样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较高脂肪酶活性的青霉菌菌株,为了在此基础上获得脂肪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可行的做法是 A.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菌株,再进行筛选 B.将青霉菌菌株与能高效水解蛋白质的菌株混合培养,再进行筛选 C.将能高效水解蛋白质的菌株的基因导入青霉菌菌株,再进行筛选 D.设置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梯度,对青霉菌菌株分别培养,再进行筛选 参考答案: A 22.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隔离是引起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C. 可遗传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 D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