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八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第八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 CO2+H2O=HClO+HCO3- B.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2O  H2S↑+2OH-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当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Pb2++2Ac-+H2S=PbS+ 2HAc。 参考答案: A 略 2. “诺龙”属于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品中合成代谢类的类固醇,其结构简式如   图3                                                 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是C18H26O2   B.能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C.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D.既能发生氧化反应,也能发生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 D. 将铜屑加入氯化铁溶液中:2Fe3++Cu=2Fe2++Cu2+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Fe+2H+= Fe2++H2↑,错误;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 8H+=2Fe3++ Fe2++ 4H2O,错误;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反应产生硝酸铁、氯化铁、NO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是:3Fe2++4H++NO3—=3Fe3++2H2O+NO↑,错误;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反应产生Fe2+和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正确。 0.6mol·L-1Fe2(SO4)3和1.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     A.0.16mol    B.0.22mol    C.0.30mol   D.0.48mol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2H2O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2H2O===AlO2-+4NH4+ D.淀粉碘化钾试纸在潮湿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 参考答案: D 略 6.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Al3+、NH4+、CO32-、AlO2-、S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现取该溶液加入稀硫酸后得强酸性X溶液,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取X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过滤,获得溶液A 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过滤获得溶液B 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存在Fe2+、NH4+、AlO2-、SO42-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Al3+ C.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    D.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参考答案: C 加入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直接排除CO32-、AlO2-、SO32-,此过程中引入了SO42-,且溶液呈酸性溶液X。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为BaSO4,加入硫酸引入了SO42-,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得到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A为NO,说明原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故一定含有Fe2+,过滤,获得溶液A,溶液A中含有Fe3+、Ba2+等;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沉淀B为Fe(OH)3,产生气体,该气体一定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H4+,过滤,获得溶液B,溶液B含有Ba2+等;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则沉淀为BaCO3或Al(OH)3或二者都有,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原溶液一定有Fe2+、NH4+,一定不含CO32-、AlO2-、SO32-,可能含有Al3+、SO42-、Cl-,由于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总电荷一定大于或等于0.6mol?L-1,但是阴离子总电荷最大只能为0.6mol?L-1,故一定存在SO42-、Cl-,一定不存在Al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有Fe2+、NH4+、SO42-、Cl-,一定不含Al3+、CO32-、AlO2-、SO32-,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不含AlO2-,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1-,一定不含Al3+,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C为BaCO3,D错误;答案选C。 7.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①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 + Fe3+ = Cu2+ + Fe2+ ②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 BaCO3↓+H2O ③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 + HSO3- + 2OH- == NH3↑+ SO32-+ 2H2O ④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H2O = 2H+ + Cl- + ClO-        ⑤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    CaCO3 + 2H+ = Ca2++ H2O + CO2↑        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  C6H5O- + CO2 +H2O →C6H5OH + HCO3-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C+SiO2Si+2CO↑可知,还原性:C>Si B.生活中可用HNO3进行雕刻玻璃 C.Na2CO3+SiO2Na2SiO3+CO2↑。该反应不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但符合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的规律 D.实验室可用瓷坩埚加热熔融烧碱固体 参考答案: C 略 10. 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 A.v(O2)=0.01 mol·L-1·s-1          B.v(NO)=0.008 mol·L-1·s-1 C.v(H2O)=0.005 mol·L-1·s-1                     D.v(NH3)=0.002 mol·L-1·s-1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不定项)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X B.含Y元素的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24 参考答案: AB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处于第二周期,Y、Z、W处于第三周期,R处于第四周期,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W为S,可推知X为N,Y为Al,Z为Si,R为As.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B.AlCl3溶液显酸性; 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D.X与R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第三、第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之和. 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处于第二周期,Y、Z、W处于第三周期,R处于第四周期,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W为S,可推知X为N,Y为Al,Z为Si,R为As.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Y>Z>X,故A正确; B.Y为Al元素,NaAlO2溶液显碱性,而AlCl3溶液显酸性,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W>Z,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W>Z,故C错误; D.X与R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第三、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之和,即二者核电荷数之差为8+18=26,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W为推断的突破口,侧重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理解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2.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可用CCl4萃取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得混合溶液 C.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并不断搅拌以增加洗涤效果 D.用广泛试纸测得0.1mol/LNa2CO3溶液的pH=10.8 参考答案: A 略 13.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来发电  C.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D.大量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发生反应:  PCl5(g) PCl3(g) +Cl2(g)  △H=+Qkj.mol-1 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容器内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1 mol·L-1.s-1 B.达到平衡时放出0.6Q kJ热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则达新平衡时,c(PCl5)>0.4mol·L-1 参考答案: AD 略 1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Si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