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旅游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旅游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3g镁铝合金与100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1                                   B.1.5 mol·L-1             C.2 mol·L-1                                   D.2.5 mol·L-1 参考答案: B 略 2.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无法区分的一组溶液是 A.KOH和AlCl3   B.AlCl3和氨水   C.NaAlO2和盐酸    D.Na2CO3和盐酸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 植物油是碳氢氧化合物,故A错;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对 ;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所以C错;含5个碳原子的环状烷就烃含5个C-C单键,故D错。 4.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对农作物合理施用化肥                      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D.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 参考答案: B 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的pH=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   A.0.3 mol/L    B.0.4 mol/L    C.0.5 mol/L    D.0.6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6.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碳酸氢钠溶液:Al3++3HCO3-=Al(OH)3↓+3CO2↑ B.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O-+Cl-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 D. 向FeCl3溶液中加适量铜片:2Fe3++Cu == 2Fe2++ Cu2+ 参考答案: AD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硝酸银溶液配制银氨溶液Ag++2NH3·H2O=[ Ag (NH3)2] ++2 H2O B.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可以雕刻印刷电路板:Cu+H2O2+2H+=Cu2++2H2O C.硫化钾晶体溶于水:S2- + 2H2 O  2OH- + H2S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 +CO32-+2H2O   参考答案: B 略 8. (2008·海南卷)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6% 参考答案: D 由题意知X和Y是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的,故可取X和Y各1 mol,设X的转化量为a mol:           X     +       2Y    2Z 起始:  1 mol          1 mol       0 转化:   a mol         2a mol      2a mol 平衡:(1-a)mol   (1-2a)mol     2a mol 到达平衡后,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1-a) mol+(1-2a)mol]∶2a mol=3∶2,解得a=1/3。则Y的转化率=2a mol/1 mol=2/3,最接近65%。   9.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制NH3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用H2O2和MnO2制O2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应防水倒流; B.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D.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氧气不溶于水. 【解答】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应防水倒流,则加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错误; B.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导管应短进长出,故C错误; D.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氧气不溶于水,则图中固液反应不加热装置及排水法收集装置均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气体的收集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0.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 ①品红溶液  ②酸化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略 11. 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 mol/L                                                B.10(2a-b) mol/L C.10(b-a) mol/L                                                   D.10(b-2a) mol/L 参考答案: D 略 12. 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 A.0.01 mol/L盐酸               B. 0.01 mol/L Na2CO3溶液 C. pH = 4 NaHSO3溶液            D. pH =11氨水 参考答案: A 13. 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 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 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b>c>d      C.a=b>d>c        D.c>a=d>b 参考答案: A 略 14. X、Y、Z、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下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D.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X、Y、Z、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Z为Al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只能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W为Si;X与W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U最外层有6个电子,为第VIA元素,U的原子序数比Si大,则U为S元素;Y元素的单质在C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而且Y原子序数比Al小,则Y为Mg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 解答:解:X、Y、Z、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Z为Al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只能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W为Si;X与W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U最外层有6个电子,为第VIA元素,U的原子序数比Si大,则U为S元素;Y元素的单质在C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而且Y原子序数比Al小,则Y为Mg元素, A.W为Si,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 B.Mg、Al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下构成原电池,Al失电子,在Mg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即Y上有气泡,故B错误; C.室温下,U的气态氢化物为H2S,H2S是弱酸,所以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故C正确; D.Y、Z、U分别为Mg、Al、S,其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U>Y>Z,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关键是充分利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难度中等. 15. 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中:c(Na+)= c(NH4+) C.pH=4的0.1 mol· ·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 D.等物质的量的K2CO3、KHCO3的混合溶液中: c(CO32-)+2c(OH-)=c(HCO3-)+c(H2CO3)+2c(H+)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来准确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 已知:①NaOH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1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应为9.1。 ②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用托盘天平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呈无色, 再加入指示剂______(从甲基橙、酚酞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____________。 某学生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1 0.4080  18.20 2 17.10 3 16.90 4 17.00 (3)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