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

举报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从群体差异、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1、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2、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记住八个字)。这些作用在实际运用中的四个方面:、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解决困难/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成份较多)(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的研究。我国教育心理学从西方引进,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7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繁荣复苏。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不间断,量变-每个年龄段都有典型特点,质变);定向性与顺序性(有方向性与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不平衡性(一方面,个体的不同系统发展的速度、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有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差异性(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是千差万别的。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关键期)关键期)(一)学习准备、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方面,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个动力结构。)、总之,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二)关键期、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印刻”自己的母亲)、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启发意义: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节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内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初生婴儿只有笼统的反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思维才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守恒指客体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与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思维具灵活性。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如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与规则,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只有教学内容与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可以起到加速 认知发展的作用);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最近发展区意义(启发):、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第三节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P20-21),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与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否则会使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 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小学)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中学)记: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意义: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高中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同辈群体(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和榜样。)(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三种成分: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监控(意)、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自己的动作和自己区分开(第一个飞跃,老师说的)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展,但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与人格特征。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与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与价值的目标。是第二个飞跃期。第四节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差异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反应时间与准确性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特征)(二)智力差异(属于认知能力方面)、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最早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多次修订(比率智商)。IQMA/CA*100%,所以智商100为中等水平。韦克斯勒量表(1936年,离差智商):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