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

举报
资源描述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绪论和第一章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3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6水体“富营养化”生活和生产性污水中含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观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7生物浓集: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并超过环境中的浓度。8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9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百分率表示。二、单选题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 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 C环境与健康关系 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A富营养化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环境自净 E生物迁移3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4下列不是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是A水俣病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哮喘病 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15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SO2 BCO CCO2 DNO2 ENO6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是A氟、磷 B氟、氮 C铅、磷 D氮、磷 E汞、氮7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8有利于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错误是A肺泡的总表面积很大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D不经过肝脏的转化,直接进入血循环 E 分散度越小的物质吸收越快9下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A苯、苯胺、甲苯 B二甲苯、二氧化硫 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 E.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10下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A汞蒸汽 B汞离子 C氯化汞 D甲基汞 E升汞11 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A蓄积 B物质蓄积 C功能蓄积 D生物浓集 E生物转化12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E急性阈剂量(Limac)13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A铅 B铬 C镉 D锰 E锌14“水俣病”的致病因素是A无机汞 B甲基汞 C氯化汞 D氯化高汞 E氯化亚汞15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化学因素 B.心理因素 C.物理因素 D.生物因素 E.社会因素16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 E以上都不是17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A甲醛 B.甲苯 C多氯联苯 D异氰酸甲酯 E甲基汞18.下列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A供应基本药物 B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C预防公害病D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 E.预防和控制地方病19.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 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20.药物“反应停”是A致敏物 B致畸物 C致癌物 D致突变物 E以上都不是221.印度博帕尔事件的化学物污染物是A.异氰酸甲酯 B.三氧化二砷 C.多氯联苯 D.四氯乙烯 E.三氯乙烯22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A.工厂 B.学校 C.城市 D.农村 E.乡镇企业23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通过A.新陈代谢 B.生物转化 C.生物浓集 D.生物化学作用 E.食物链A.石棉、氯乙烯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C.苯并芘、放射性物质D.黄曲霉毒素、紫外线 E.亚硝胺、砷25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 A.棉尘 B.铅尘 C.石棉粉尘 D.锰尘 E.沥青粉尘26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 B职业病 C地方病 D疫源性疾病 E传染病27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28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四日市哮喘病 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 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三、多选题三、多选题29卫生学的研究目的是A预防疾病 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 E使人类不患病30环境污染的来源有 A.生产性的 B.社会心理性的 C.生活性的 D.其他因素 E.遗传性的3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A.环境因素 B.行为因素 C.卫生服务 D.遗传因素 E.心理因素32 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有A长期性 B 普遍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E广泛性33影响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的因素是A摄入量 B生物半减期 C理化特性 D作用时间 E蓄积部位34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 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35常用的急性致死毒性指标有A绝对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E阈剂量24下列哪种不是致癌物答案:答案:1.C 2.C 3.B 4.E 5.C 6.D 7.B 8.E 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A316.C 17.C 18.C 19.A 20.B 21.A 22.D 23.E 24.B 25.C 26.A 27.A 28.C29.ACD 30.ACD 31.ABCDE 32.ACDE 33.ABD 34.ABCD 35.ABCD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途径?如何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答: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分为二个阶段:O O2 2氧化:苯氧化:苯人体人体酚酚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还原:还原:RCHORCHO机体机体ROHROHCOCO2 2+H2O+H2OH H2 2O O水解:对硫磷、乐果水解:对硫磷、乐果烷基硫化磷酸烷基硫化磷酸酶酶经第一阶段代谢产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或基团结合经第一阶段代谢产物与体内某些化合物或基团结合第二阶段:结合第二阶段:结合不经上述阶段直接与某些化合物或基团结合不经上述阶段直接与某些化合物或基团结合与其他毒物或代谢产物结合与其他毒物或代谢产物结合3试述构成环境的因素及其与健康的关系。答:构成环境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寄生虫、支原体、原虫等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世界上的流行;寄生虫如血吸虫感染危害大量的疫区人群;疟疾、狂犬病、毒蛇、河豚鱼和毒蕈中毒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化学因素中如天然的或人为的因素造成地方病或使空气、水、土壤、食物污染而影响人类健康。物理因素中合适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但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反射线、微波、激光的使用:机器的运转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和动等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科技教育和风俗习惯等直接或间接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4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特异性影响。答:(1)急性危害:敦的烟雾事件,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等。(2)慢性危害:例如“水俣病”、“痛痛病”:(3)远期危害1)致突变作用:如电离辐射(射线)、紫外线,苯并芘、苯、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 B1)及病毒等。2)致癌作用:如苯并芘、石棉等;放射性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白血病、4肺 Ca;紫外线长期照射引起的皮肤Ca 等。3)致畸作用:环境致畸物有:反应停、铅、甲基汞、CO、多氯联苯、碘缺乏 等。(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二异氰酸脂、棉尘、亚麻等,均可引起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镍盐、铬盐、砷盐、生漆、二硝基氯苯过敏性鼻炎或皮炎。机体的免疫抑制剂:如金属类、某些农药、电离辐射、卤代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类等。5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答:1)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等2)公害病:如水俣病”、“痛痛病”:3)职业病:如矽肺、铅中毒等4)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和毒蕈中毒6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环境致癌物分为哪几类?答:对人类是致 Ca 物:对人和动物肯定有致Ca 作用对人类很可能是致Ca 物:A 类:动物致 Ca,但对人类尚缺乏证据:B 类,对人类和动物致癌证据均不充分。可疑致 Ca 物:经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线索 对人类很可能不是致对人类很可能不是致CaCa 物:目前研究结果尚未发现有致物:目前研究结果尚未发现有致CaCa 作用作用第二章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叫生物圈。2.二次污染物: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污染物3.光化学烟雾:指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浅蓝色混合烟雾4.介水传染病:指由于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5.需氯量: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和某些氧化反应所消耗的氯量。6余氯:指加氯消毒30 分钟后水中剩余的氯量。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某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并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当地人群出现特异性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二、单选题1.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B 段 B.A 段 C.C 段 D.A 段和 B 段 E.B 段和 C 段2.紫外线 A 段具有A.抗佝偻病作用 B.杀菌作用 C.红斑作用 D.色素沉着作用 E.以上都不是53.对机体具有红斑作用的紫外线是A.A 段 B.C 段 C.B 段和 C 段 D.A 段和 B 段 E.B 段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A.免疫增强作用 B.生物氧化 C.热效应 D.蛋白质变性 E.色素沉着5.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B.神经系统损害 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损害 E.皮肤损害6.室内空气氡污染主要可引起A.肝癌B.膀胱癌C.肺癌 D.肾癌 E.直肠癌7.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A.钙、镁 B.磷、氮 C.磷、钙 D.氮、镁 E.钾、硫8.甲基汞在机体内主要毒作用的靶器官是A.脑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E.骨骼9.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 B.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 C.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D.除去水中胶体物质 E.使水质达到卫生学要求10.克山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周围神经炎 B.心肌损害 C.皮肤色素沉着 D.斑釉齿 E.骨质疏松11.受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最易引起A.介水传染病 B.急性中毒 C.慢性中毒 D.公害病 E.恶性肿瘤12.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Cl2B.HOCl C.Cl13.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水的浑浊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