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测试(二)生物试题D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2019-20202019-2020 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测试(二)生物试题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测试(二)生物试题 D D 卷卷姓名姓名:_:_班级班级:_:_成绩成绩:_:_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母鸡孵卵C蚯蚓学习走迷宫2.关节炎的病变部位在哪个结构上?()A关节面B关节软骨C关节囊D关节腔B蚂蚁群分工取食D成年黑猩猩钓白蚁3.下列有关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理解错误的是()A能合成有机物B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C产生的粪便及遗体被分解者分解D物质循环伴随能量流动4.下列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两只狗为争夺一块肉而斗争C鹈鹕在海滨岩石上筑巢并繁殖后代B首领猴子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D一群蚕在蚕农的筛中吃桑叶5.当你的手握住一重物做屈肘动作时,收缩和舒张的肌肉分别是()A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C肱二头肌和肌腹6.脊椎骨之间的链接应属于()A活动的连接C关节B不活动的连接D半活动的连接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肱三头肌和肌腱7.下列动物的行为分别属于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的是A螳螂捕蝉、老马识途B鹦鹉学舌、飞蛾扑火第 1 页 共 9 页C望梅止渴、惊弓之鸟D作茧自缚、蜻蜓点水8.动物的种类不同,身体结构存在差异,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蚯蚓C蜥蜴9.下列各项中,不是动物行为的是()A野鸭食鱼C野鸭产卵B野鸭无齿D野鸭南飞B青菜虫D黑猩猩10.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C动物能影响或改变环境D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11.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形成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被其蛰伤后会出现火灼感而被称为火蚁,是具有破坏力的中国入侵物种,下列关于红火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火蚁是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B红火蚁的发育同蚕一样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红火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D红火蚁进入新领地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并有利于增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12.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大脑皮肤的表皮腺上皮胃神经细胞血液第 2 页 共 9 页ABCD13.人类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应有的正确行为是()A减少垃圾的数量并绿化环境B尽量以汽车、摩托车代步,以节省时间C砍伐森林,以木材代替所有房屋建材D将山脉铲平,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14.要完成下图中举哑铃动作,骨骼肌收缩;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正确的顺序()ABCD15.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A生活环境B激素C遗传物质D学习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能力;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会在养鱼池边喂张口求食的金鱼,这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C幼小的黑猩猩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D蚂蚁筑巢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17.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B由简单到复杂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18.用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浸泡鱼肋骨,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骨将会A变轻,变软B变重,变硬C变重、变软第 3 页 共 9 页D变轻,变硬19.正确对待动物的措施是()。A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B将有害的动物彻底杀灭C大量开发和利用对人有利的动物资源,不需要保护动物资源D对有利的动物资源不需要控制利用20.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关于体育锻炼作用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最全面A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B能加强骨的营养C能使肌肉发达D以上三项都是21.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骨骼是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C骨的运动总是需要至少两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D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22.下列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B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都能奔跑和跳跃C哺乳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D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鳍游泳23.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A肌肉中的血管B食物的消化C骨膜中的血管第 4 页 共 9 页D骨中的血管24.下列关于爬行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鳖甲和龟板可以入药B毒蛇能伤人,对人类无一用处C变色龙能捕食昆虫D龟类背甲符合最优结构的薄壳结构理论,在大型建筑设计上有借鉴之处25.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蘑菇充当生产者B“土壤草昆虫食虫鸟”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C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D该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26.下列实例属于动物的攻击行为的是:A猴王在追咬其他雄猴C羚羊在逃避雄狮额追捕B美洲狮逐散争食的鬣狗D工蜂逐赶盗取蜂蜜的野蜂27.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花是两性花B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甲)为自花传粉C中有花粉,中有卵细胞D完成受精后,图中将发育成果实28.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结构是()A骨B骨骼C骨骼肌D关节第 5 页 共 9 页29.在一个白蚁群体中,“产卵机器”指的是:()A蚁后B雄蚁C兵蚁D工蚁30.初生分生组织是由胚细胞中保留下来的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这些细胞在形态上已出现最初的分化,但仍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的组织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如形成层就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由此可知,决定玉米茎的直径大小的分生组织是()A初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31.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改变B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会改变C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发生改变D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33.下列各选项不属于仿生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C蝇的复眼与蝇眼相机B萤火虫与冷光D虎皮与沙发垫B次生分生组织D先是初生分生组织,后是次生分生组织3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如图所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第 6 页 共 9 页A运动系统骨骼关节B节肢动物昆虫螳螂C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闻风丧胆D染色体DNA基因35.abcd 是一条食物链,下面关于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c 和 d 是捕食关系B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Cb 和 c 是消费者,d 是分解者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后,d 中的含量最多36.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B动物因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对植物造成危害C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D动物通过食物链维持了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发展37.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青蛙捕食虫子B小鸡越来越准确地啄食地上食物C蜘蛛织网D菜青虫只吃十字花科植物叶片38.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导盲犬的这一行为属于()A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B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学习行为C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D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39.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其重要作用体现在()第 7 页 共 9 页A消费者主要是人类B城市的一切设施是由人来制造的C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D城市中的动植物种类少,分解者功能不强,人类是主要群体40.关于动物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C有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D有些动物对人类有害,我们要消灭它们41.在下列各种科技成果中,属于模仿动物而发明的是()雷达宇航服日光灯(冷光)薄壳建筑AC42.下面的叙述中不符合骨骼肌特性的是()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骨的两端B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C每块骨骼肌中肯定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节D任何一块肌肉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43.有关人体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B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C骨骼肌收缩舒张产生动力牵引骨绕着关节运动D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44.下列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A两只公鸡格斗C母鸽哺育幼鸽B蜜蜂跳“8”字舞D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BD以上都是45.人的身体长到一定程度不再长高的原因是()第 8 页 共 9 页A骨髓腔不能再增大C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B骨膜内成骨细胞不在分裂D骺端软骨层骨化成骨46.在白蚁群体中,不具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47.下面描述的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48.下列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C尺蠖拟态B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猫抓老鼠D公鸡报晓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