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分子和原子

举报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http:/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http:/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 10-26kg一滴水中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 万到 100 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知识迁移应用问题讨论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推论二:推论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投影实验内容:一杯水+一块糖=?100 mL水+100 mL 酒精=200 mL 液体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A 组实验: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粒聚集在一起构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通过实验与研究,认识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所以水会“跑”走。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从“50 mL 一杯黄豆+50 mL一杯芝麻”实验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客观性状。“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贯穿于“物质微粒性京翰教育中心 http:/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mL水+100 mL 酒精50 mL一杯黄豆+50 mL 一杯芝麻B 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或品红),观察现象。C 组实验: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的和 50mL的水混合。D 组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推论三:推论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知识迁移应用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提出问题: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演示 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推论四:推论四: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中,芝麻钻到黄豆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有关。等”教材知识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第一难点。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第一种情形:物质没变,分子本身没变。第二种情形: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当学生形成分子运动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京翰教育中心 http:/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flash动画“加水也奔驰”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1、谈“加水也奔驰”的可行性及意义。巩固、深化反复从 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的图示,延伸学习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体会生活与科研所需的知识博大与精深。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巧的同时,也能涉身自然、社会问题中,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强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养。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京翰教育中心 http:/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