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         B.  0            C.  1            D. 2 参考答案: B 2. 过点M(﹣3,2),N(﹣2,3)的直线倾斜角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直线的倾斜角. 【分析】设直线倾斜角为θ,θ∈[0,π).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可得tanθ=1,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直线倾斜角为θ,θ∈[0,π). 则tanθ==1,∴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 如果执行右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A.10      B.22       C.46      D.94 参考答案: C 略 4.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则AA1与平面AB1C1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 ∴建立以A为坐标原点,AC,AB,AA1分别为x,y,z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A1(0,0,),A(0,0,0),B1(0,2,),C1(2,0,), 则=(0,2,),=(2,0,), 设平面AB1C1的法向量为=(x,y,z),=(0,0,), 则?=2y+z=0, ?=2x+z=0, 令z=1,则x=﹣,y=﹣, 即=(﹣,﹣,1), 则AA1与平面AB1C1所成的角θ满足sinθ=|cos<,>|==, 则θ=, 故选:A. 5. 江西省教育电视台做《一校一特色》访谈节目,分A,B,C三期播出,A期播出两所学校,B期,C期各播出1所学校,现从8所候选的重点中学中选出4所参与这三项任务,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140种 B. 420种 C. 840种 D. 1680种 参考答案: C 【分析】 将问题分两步解决,先计算从8所学校选择4所学校的选法;再计算将所选的4所学校安排到三期节目中的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求得结果. 【详解】第一步:从8所学校选择4所学校参与任务,共有:种选法 第二步:将所选的4所学校安排到三期节目中,共有:种方法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涉及到组合数的应用、分组分配问题的求解. 6. 语句甲: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a>0,且a为常数);语句乙: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语句甲是语句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结合椭圆的定义,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若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 (a>0,且a为常数)成立. 若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 (a>0,且a为常数),当2a≤|AB|,此时的轨迹不是椭圆. ∴语句甲是语句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7. 对任意的实数k,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以上选项均有可能 参考答案: C 直线恒过定点, 圆的方程即,当时,, 则点在圆内部,据此可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8. 已知,若向区域内随机投一点,则点落在区域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9. 若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则        参考答案: D 略 10. 曲线在点M()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 气温(℃) 14 12 8 6 用电量(度) 22 26 34 38 由表中数据得线性方程=+x中=﹣2,据此预测当气温为5℃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  . 参考答案: 40 【考点】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 【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根据所给的表格做出本组数据的样本中心点,根据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利用待定系数法做出a的值,现在方程是一个确定的方程,根据所给的x的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预报要销售的件数. 【解答】解:由表格得=(14+12+8+6)÷4=10, =(22+26+34+38)÷4=30 即样本中心点的坐标为:(10,40), 又∵样本中心点(10,40)在回归方程上且b=﹣2 ∴30=10×(﹣2)+a, 解得:a=50, ∴ 当x=5时,y=﹣2×(5)+50=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除了函数关系,还存在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回归直线方程,就可以根据其部分观测值,获得对这两个变量之间整体关系的了解. 12. 已知命题:“,使”为真命题,则的取值范围是_▲_. 参考答案: 13. 已知全集,集合, 则为     . 参考答案: 14. 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原不等式可化为,即,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考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5. 已知一个动圆与圆C: 相内切,且过点A(4,0),则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 从盛满2升纯酒精的容器里倒出1升,然后加满水,再倒出1升混合溶液后又用水填满,以此继续下去,则至少应倒     次后才能使纯酒精体积与总溶液的体积之比低于10%. 参考答案: 4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设开始的浓度为1,操作1次后的浓度为a1=1﹣,操作n次后的浓度为an,则an+1=an(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开始的浓度为1,操作1次后的浓度为a1=1﹣, 操作n次后的浓度为an,则an+1=an(1﹣), ∴数列{an}构成a1=1﹣为首项,q=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1﹣)n,即第n次操作后溶液的浓度为(1﹣)n; 当a=2时,可得an=(1﹣)n=,由an=()n<,解得n>4. ∴至少应倒4次后才能使酒精的浓度低于10%. 故答案为:4. 17. 化简          . 参考答案: (展开式实部) (展开式实部)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命题p: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命题q:2m+1<4. (1)若p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复合命题的真假. 【分析】(1)若p为真命题,则应有△=8﹣4m>0,解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则p,q应一真一假,进而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若p为真命题,则应有△=8﹣4m>0,… 解得m<2.… (2)若q为真命题,则有m+1<2,即m<1,… 因为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 则p,q应一真一假.… ①当p真q假时,有,得1≤m<2;… ②当p假q真时,有,无解.… 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1,2).… (注:若借助数轴观察且得出正确答案,则给满分,否则不得分) 19.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2)当取什么值时,取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参考答案: 20. 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方程为sinθ﹣ρcos2θ=0. (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直线l与曲线C交点的直角坐标. 参考答案: 【考点】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QH: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专题】35 :转化思想;4R:转化法;5S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1)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方法,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将直线方程代入曲线C的方程求出t的值,从而求出交点坐标即可. 【解答】解:(1)∵sinθ﹣ρcos2θ=0,∴ρsinθ﹣ρ2cos2θ=0, 即y﹣x2=0; (2)将 ,代入y﹣x2=0, 得,+t﹣(1+t)2=0,即t=0, 从而,交点坐标为(1,). 【点评】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考查参数方程的运用,比较基础. 21.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点P是DD1的中点. 求证:(1)直线BD1∥平面PAC (2)①求异面直线PC与AA1所成的角. ②平面PAC⊥平面BDD1. 参考答案: 【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①连接PC1,AA1∥CC1,∠C1CP即为异面直线PC与AA1所成的角,分别求出△C1CP的三边,由解三角形即可得到所求角; ②运用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AC⊥平面BDD1B1,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解答】(1)证明: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 在△BDD1中,OP为中位线, 可得OP∥BD1, 又OP?平面PAC,BD1?平面PAC, 则直线BD1∥平面PAC; (2)①连接PC1,AA1∥CC1, ∠C1CP即为异面直线PC与AA1所成的角, 在△C1CP中,C1C=2,PC===, PC1===, 由PC2+PC12=CC12,可得△C1C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异面直线PC与AA1所成的角为45°; ②证明:在底面ABCD中,AB=AD, 即有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可得AC⊥BD, D1D⊥平面ABCD,AC?平面ABCD, 即有D1D⊥AC, D1D∩BD=D, 可得AC⊥平面BDD1B1, AC?平面PAC, 则平面PAC⊥平面BDD1. 22. 已知为实数, 求使成立的x的范围. 参考答案:     10当m=0时,x>1 20当m≠0时, ①m<0时, ②0<m<1时, ③m=1时, x 不存在 ④m>1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