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芯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数字芯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 数字芯片公司 企业文化管理总结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 二、 被动器件行业发展现状 3 三、 必要性分析 6 四、 公司简介 7 五、 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里程碑 8 六、 企业文化理论潮源 13 七、 成功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31 八、 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核 37 九、 评价方法 44 十、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53 十一、 目标原则 57 十二、 共识原则 60 十三、 启动时机的选择 62 十四、 切入点的选择 66 十五、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67 十六、 网络革命与网络营销 69 十七、 组织架构分析 71 劳动定员一览表 71 十八、 发展规划 72 十九、 法人治理结构 76 一、 产业环境分析 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财政总收入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6.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上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全方位竞争,但也打开了“变道超车”“换车超车”的广阔空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省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但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日益凸显。我们要辩证看待形势,增强必胜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良机,众志成城再登高,扬优成势开新局。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二、 被动器件行业发展现状 被动器件是指指令通过而未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系现代电子产业里的基础材料。被动器件行业具有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生命周期较长的特点。根据产品类别划分,被动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三者统称为“RCL”)、晶振等。根据美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ECIA数据,2019年RCL市场规模达277亿美元,约占被动元件市场的89%。其中电容是规模最大的被动器件门类,占比达65%,电感、电阻市场分别占比15%、9%。从需求端上看,中国是全球被动元器件行业最大市场,2019年占全球市场比重约为43%,合计119亿美元。从供给端上看,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成立时间较早,在材料研发、设备、工艺技术储备以及市场拓展方面深度布局,尤其是在核心材料研发和中高端市场掌握着较高话语权,市场占有率较高。其中,村田(Murata)、TDK、三星电机长期位居全球前三位置,随后是国巨、太阳诱电(TaiyoYuden)、AVX、基美(KEMET)、NCC等在内的厂商。 1、电容市场 从产品维度出发,电容主要可分为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薄膜电容等类别。2019年全球电容器规模约220亿美元,其中,陶瓷电容占比超过50%,陶瓷电容中又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简称“MLCC”)为主要类别,占全部陶瓷电容比重超过90%。由于MLCC占比较大,且该类别与整个电容景气度高度相关,因此,下面主要介绍MLCC市场情况。 近年来,全球MLCC市场呈现出两大变动态势:1、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下游需求不断释放,MLCC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0年,全球MLCC规模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出货量由2012年不到2.5万亿颗增长至2020年的4.85万亿颗,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78亿美元左右成长至2020年的118.9亿美元;2、近几年,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近年来,MLCC市场和平均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至今,MLCC行业出现了数次明显波动。 2016年下半年开始,日韩部分龙头厂商受产能瓶颈限制,叠加中低端市场利润空间下滑,将部分产能切换至新兴的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导致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出现较大的产能缺口。中国台湾厂商如国巨等又主动垒库存、延长交货周期,进一步加大产能缺口。与此同时,下游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等传统领域的市场需求仍在继续增长,电子产品制造商、分销商为应对产能缺口而大幅增加库存,备货周期随之大幅延长。受此影响,2018年年初,MLCC产品价格全线上涨并持续至2019年初。 2、电感、电阻市场 电感是一种电磁感应组件,也称为线圈、扼流圈等,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主要用于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在电路中最常见的作用是与电容一起组成LC滤波电路。从全球电感市场产能格局看,2019年日系厂商在全球电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TDK、村田和太阳诱电三家日本企业合计市占率50%以上,奇力新、顺络电子作为国内电感龙头市占率分别为13%和7%,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名。 电阻是限制电流的元件,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电阻市场主要被中国台湾企业垄断,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国巨、华新科、旺诠、厚声等中国台湾厂商合计占据全球电阻市场70~80%的份额。 三、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 公司简介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魏xx 3、注册资本:148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1-12-4 7、营业期限:2011-12-4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五、 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里程碑 (一)前三个里程碑的理论主张及缺陷 自从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开始,人们围绕重人还是重物、强调理性还是强调非理性等基本问题,一直在努力探求如何管理好企业这个复杂的课题,管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提出了大量的管理理论,形成了丛林般的管理学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学派。 1、组织技术学派 组织技术学派也称古典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等。这个学派把人当做“经济人”和活机器看待,强调在组织技术上下工夫,主张对人严格管理、严密控制;同时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如工作定额、工作标准化、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的管理过程和理想的管理组织等,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防止工人“故意偷懒”,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布莱克、穆顿、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和利克特等。这个学派从“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基点出发,开始重视对人的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的研究,承认人的社会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性,主张用引导、激励的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并通过“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和“职业生活充实化”等方式实现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的结合。 3、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巴纳德和西蒙等人。这个学派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重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先进的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在管理中的运用,强调系统分析、定量分析和数学模型的作用,力求使管理活动更加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 以上三个学派的形成,被公认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这三种理论到底哪种对管理实践最有效,最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实践并没有作出唯一的选择。这是因为,每个企业都身处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市场状况,生产经营特点、历史传统以及管理水平等也存在着很大差异。面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上述管理理论虽各具优势,但也存在着共同的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首先,缺乏对人的正确认识。把员工作为管理的客体、工具看待,员工在管理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仍然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为两个对立阵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控制人、激励人。泰罗在晚年曾指出:“我为了提高企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竭尽了全力,但是,他们的抵抗决心也是坚固的。如果我当时年纪更大一些,更加世故一些,我就不会硬让他们干他们不愿干的事了。”其次,缺乏对员工整体的研究。只注重研究个体,强调个人的作用和积极性。行为科学学派加强了对人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动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但研究的不是整体文化精神。管理科学学派着眼于管理的系统性,但重点还是放在企业管理的“硬系统”上,对员工整体的“软系统”涉猎得较少。再次,对企业组织行为的研究层次较低。着眼点停留在组织、制度、技术、方法、手段上,没有上升到文化这一更高层次上来。最后,没有找到硬管理和软管理、理性控制和非理性控制的最佳结合点,即没有找到与硬管理和软管理、理性控制和非理性控制相适应的一套“非正式规则”,没有自觉地研究通过文化微妙性的暗示和集体精神的感受对员工起约束作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气、传统等。 (二)第四个里程碑的形成 由于前种管理理论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管理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管理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即寻找到一种可以弥补上述缺陷的新的理论。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各国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即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因而创造了一种适合企业管理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学说。人们发现,这种学说可弥补前三种管理理论的缺陷,使企业管理理论更富有整体性、人情味和文化色彩;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发挥价值观的力量,创造有特色的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可见,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学说—“企业文化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传统管理理论不断发展、自身缺陷不断得到克服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由自发的现象到自觉的实践,再到理论,标志着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以研究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为对象的企业文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