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元件公司知识产权评估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被动元件公司知识产权评估方案 被动元件公司 知识产权评估方案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2 二、 公司概况 4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5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5 三、 知识产权布局管理 5 四、 知识产权维持管理 31 五、 供应链上的知识产权管理 51 六、 研发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64 七、 知识产权管理的观察视角 72 八、 知识产权管理的进路 75 九、 知识产权法律渊源 79 十、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83 十一、 知识交换概述 84 十二、 知识(技术)的定价 84 十三、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89 劳动定员一览表 90 十四、 发展规划分析 92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28.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949.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006.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7%;建设期利息111.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3%;流动资金2831.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70%。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1949.3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399.23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550.12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65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1787.0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444.49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05%。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0513.03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8667.00 约28.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35172.19 容积率1.88 1.2 基底面积 ㎡ 11946.88 建筑系数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12.68 2 总投资 万元 11949.3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9006.1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7835.98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954.56 2.1.3 预备费 万元 215.5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11.48 2.3 流动资金 万元 2831.74 3 资金筹措 万元 11949.3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7399.23 3.2 银行贷款 万元 4550.12 4 营业收入 万元 265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1787.06 "" 6 利润总额 万元 4592.65 "" 7 净利润 万元 3444.49 "" 8 所得税 万元 1148.16 "" 9 增值税 万元 1002.41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20.29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2270.8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7655.9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0513.03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67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0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122.74 所得税后 二、 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唐xx 3、注册资本:98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5-7 7、营业期限:2014-5-7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4959.30 3967.44 3719.48 负债总额 2751.87 2201.50 2063.90 股东权益合计 2207.43 1765.94 1655.57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17652.18 14121.74 13239.14 营业利润 4271.87 3417.50 3203.90 利润总额 4028.77 3223.02 3021.58 净利润 3021.58 2356.83 2175.5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021.58 2356.83 2175.54 三、 知识产权布局管理 (一)专利布局管理 专利布局是对专利申请的周密规划和统筹安排,通过对专利申请时间、地域和途径的选择、专利保护内容的谋划等,有策略地部署形成专利格局。专利布局通常以数量为基础,以专利挖掘和专利组合为手段。关键与核心在于“规划”与“策略”。通过规划“设局”,通过策略“成局”,服务于企业发展需求。专利布局的维度可以有九个方面。 1、专利布局的技术维度 从技术学的角度看,一项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1)技术的纵向发展。一项技术的水平总是相对于某一时间而言的,技术的发展总是向其极限技术方向发展。比如液晶显示器屏幕清晰度的不断提升,使用寿命的不断延长等。当一项技术达到某一极限时又有新的替代技术产生,比如现在液晶电视屏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视屏幕。(2)技术的应用方向。一项技术总是由已知领域向未知的应用领域渗透,不断地开发出技术的新用途。比如,有的药物本是用于艾滋病的,结果后来发现有助于治疗其他疾病。(3)相关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一项技术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处于一个相关技术群中,技术与技术之间有着广泛的横向联系。一项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工艺、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的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会推动主导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微电子行业中,开发一项新产品要涉及40多种材料的电子、化工、机械等许多行业的技术。 因此,企业在取得研究开发成果后,需要考虑:(1)技术上有无改进的可能,改进的方向在哪里?(2)发明可能涉及的应用领域,可能开发的新产品、新用途?(3)支持该项发明实施的相关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有无改进的可能,改进的方向和途径为何?有无替代材料? 总之,不能认为就该技术申请专利后就万事大吉了,而要从这三个方向去全面考虑,制定好专利布局的计划,布置下严密的专利网尽力不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从而充分发挥专利布局保护技术、抵御侵权的威力。 2、专利布局的产品维度 企业投入专利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针对不同的产品需要制定不同的专利布局规划,或者根据产品的重要度、成熟度、原创性、贡献率等因素,有所选择地针对某类或某些产品进行专利布局规划。对于市场份额高、销售额较大、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成长空间广阔的产品,可以集中投入资源进行专利申请和布局,构建专利组合,提高专利密度,既要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还要注重防御竞争对手的改进甚至专利攻击。 3、专利布局的类型维度 由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的专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选择申请的专利类型上也需要考虑合适的布局策略。通常来说,基于稳定性和保护期限考虑,会尽量采用发明专利保护核心技术;在涉及多个创新点时,则可根据成果的形式和技术含量,采用发明为主、新型和外观为辅的保护模式。对于外围技术,结合成本因素,可采用新型和/或外观专利为主、发明为辅的组合。 (1)比较不同类型专利对于企业的优缺点 (2)考虑技术符合哪种专利的基本要求 由于发明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要考虑自己的专利技术是否符合发明的技术要求。而有的技术只能申请发明专利,如一种提高效率的输送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3)考虑企业对不同专利保护的承受能力 不同类型的专利保护力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该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将来的发展预测、企业对该技术的投入情况,来决定采用的保护方式,以保证对于一项技术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获得的利益相对等。 4、专利布局的时间维度 专利申请的时间或时机,也是企业专利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实行专利申请在先原则,原则上谁先提交专利申请,专利权就授予谁。不要错失专利申请时机,让自己的研发成果付之东流。专利申请的时机一般考虑四个方面。 (1)竞争对手的情况 做好专利申请前的专利分析,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目前的状况。如果公司竞争对手较多,其他主体也在研制则应当尽快抢先申请专利。 (2)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完善性 如果企业的技术成果尚未成熟,过早申请可能会影响专利申请文件的周延性,导致公开不充分或者保护范围不当等问题。 (3)应用研究和周边研究的成熟度 要考虑企业基本发明与外围研究成果的协调,防止单纯申请基本专利而被竞争对手开发外围专利限制本企业。 (4)最晚申请时机 为保证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一般而言,最迟应该在产品上市销售前提交专利申请。 5、专利布局的地域维度 面对全球众多的国家或地区,并不一定都需要进行专利申请布局,否则其中的花费会让人承受不了,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决定专利海外申请的首要考虑,即是你的市场在哪里。 一般来说,产品出口国、制造地国、技术授权地区都是应该申请专利的区域,因此,企业应当有的放矢地确定产品出口国(地区)的清单,并依据其产品的种类和性质,有重点地选择专利的申请地。当然,考虑产品出口国、制造地国或技术授权地区时,不应当只局限于目前的状况,而应着眼于将来的业务拓展。从长远的角度,全球的主要市场,比如欧盟、美国、日本,都应当进行专利布局,一旦企业做大做强,都避免不了进军这些市场。 6、专利布局的数量维度 知识产权储备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自己研发、受让或收购、合作开发或者企业并购,但知识产权储备都涉及数量与质量的平衡问题。总体上看,数量累积是基础,质量提升是关键。 知识产权数量累积,是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知识产权的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就是知识产权数量的竞争。创新型国家的构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都需要知识产权数量的增长和知识产权总量的积累作为铺垫和基础,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无米之炊”。具体到企业,也需要知识产权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放眼全球,即使是一些专利大户,也仍然在数量累积上毫不懈怠。2018年,IBM公司获得了9100项美国专利,位居美国年度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首长达26年之久。三星电子和佳能当年也分别以获得5850项美国专利和3056项美国专利位列榜单第二、三位。这些专利帝国构建了庞大得令人惊叹的专利组合。 不过,知识产权数量增长最好应当服务于知识产权组合优势和规模优势的能量发挥。瓦格纳的研究认为,以单项专利为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的专利世界中整体(专利组合)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局部(单项专利)价值之和,不断扩张的专利申请活动正是企业普遍实施专利组合战略的必然结果。 7、专利布局的质量维度 专利的质量是专利申请布局时的一个重要维度。从专利质量的角度,至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一个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技术方案;(2)由高水平专业人员撰写的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是整个专利生存周期影响专利实施和影响专利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申请文件的质量,是保障专利质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