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容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铝电解电容公司市场营销环境 铝电解电容公司 市场营销环境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 二、 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 4 三、 威胁与机会的评估 5 四、 经济环境 7 五、 政治法律环境 11 六、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 13 七、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 14 八、 微观市场营销学的逻辑结构 17 九、 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18 十、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 20 十一、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22 十二、 产业环境分析 24 十三、 铝电解电容应用 26 十四、 必要性分析 27 十五、 SWOT分析 28 十六、 组织架构分析 33 劳动定员一览表 33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26.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253.5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753.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0%;建设期利息235.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流动资金2263.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8%。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253.5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442.49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811.03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97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5942.47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747.68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19%。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9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432.78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7333.00 约26.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29944.57 容积率1.73 1.2 基底面积 ㎡ 10746.46 建筑系数62.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73.13 2 总投资 万元 12253.5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9753.84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8573.9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952.60 2.1.3 预备费 万元 227.33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35.75 2.3 流动资金 万元 2263.93 3 资金筹措 万元 12253.5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7442.49 3.2 银行贷款 万元 4811.03 4 营业收入 万元 19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5942.4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3663.57 "" 7 净利润 万元 2747.68 "" 8 所得税 万元 915.89 "" 9 增值税 万元 783.00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93.96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792.85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6268.6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7432.78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49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6.1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520.04 所得税后 二、 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 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对企业构成威胁或提供机会而影响营销活动。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这种挑战可能来自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使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挑战也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某些国家实施“绿色壁垒”,对某些产品不符合新的环保要求的生产者,无疑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市场机会是指由环境变化形成的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和利益空间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市场机会对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影响,企业在每一特定的市场机会中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其业务实力是否与该行业所需要的成功条件相符合,如企业是否具备实现营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企业是否能在同一市场机会中比竞争者获得更大的“差别利益”。 三、 威胁与机会的评估 企业在面对威胁程度不同和市场机会吸引力不同的营销环境时,需要通过环境分析来评估环境机会与环境威胁。企业最高管理层可采用“威胁分析矩阵图”和“机会分析矩阵图”来分析、评价营销环境。 (一)威胁分析 对环境威胁的分析,一般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威胁的潜在严重性,即影响程度;二是分析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即出现概率。 (二)机会分析 机会分析主要考虑其潜在的吸引力(盈利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企业优势)大小。 通过对营销环境及其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和机会的分析、评价,可以使企业准确地发现自身所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发现最有利的市场营销机会。 对市场机会的分析,还必须深入分析机会的性质,以便企业寻找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市场机会。 1、环境市场机会与企业市场机会 市场机会实质上是“未满足的需求”。伴随着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会不断出现新的市场机会。但对不同企业而言,环境市场机会并非都是最佳机会,只有理想业务和成熟业务才是最适宜的机会。一些成功的企业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因素的优势和劣势按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并与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结合起来权衡抉择,力求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协调平衡,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对企业最有利的市场机会。 2、行业市场机会与边缘市场机会 企业通常都有其特定的经营领域,出现在本企业经营领域内的市场机会,即行业市场机会;出现于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与结合部分的市场机会,则称之为边缘市场机会。一般来说,边缘市场机会的业务,其进入难度要大于行业市场机会的业务,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边缘地带,有时会存在市场空隙,企业可在该空间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发展。 3、目前市场机会与未来市场机会 从环境变化的动态性来分析,企业既要注意发现目前环境变化中的市场机会,也要面对未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大量需求或大多数人的消费倾向,发现和把握未来的市场机会。 四、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一般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方式与规模的经济因素,如消费者收入与支出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等。 (一)收入与支出状况 1、收入 市场消费需求指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仅仅有消费欲望,并不能创造市场。只有既有消费欲望,又有购买力,才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只有既想买又买得起,才能产生购买行为。 在研究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时,常使用以下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是指价值形态的人均GDP。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按人口平均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国家的GDP总额反映了全国市场的总容量、总规模。人均GDP则从总体上影响和决定了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2)个人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指城乡居民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除缴纳税收和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即能够用以作为个人消费或储蓄的数额,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各地区居民收入总额可用以衡量当地消费市场的容量,人均收入多少反映了购买力水平的高低。我国统计部门每年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等数据。 (3)可任意支配收入。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来维持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以及支付其他必不可少的费用。只有在可支配收入中减去这部分维持生活的必需支出,才是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这是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最活跃的因素。 2、支出 主要是指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支出模式与消费结构,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支出模式与消费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消费结构一般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例。1853年至1880年间,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曾对比利时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进行调查,并于1895年发表了《比利时工人家庭的日常支出:过去和现在》一文,分析收入增加对消费支出构成状况的影响,指出在将支出项目按食物、衣服、房租、燃料、教育、卫生、娱乐等费用分类后,收入增加时各项支出比率的变化情况为:食物支出所占比率趋向减少,教育、卫生与休闲支出比率迅速上升。换言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这便是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占个人总支出的比例,称为恩格尔系数。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研究表明,消费者支出模式与消费结构不仅与消费者收入有关,而且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家庭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②家庭所在地址与消费品生产、供应状况;③城市化水平;④商品化水平;⑤劳务社会化水平;6食物价格指数与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动是否一致等。中国近几年推进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增加,以及食物价格上涨,无疑会从不同方面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3、消费者的储蓄与信贷 (1)储蓄是指城乡居民将可任意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储存待用。储蓄的形式可以是银行存款,可以是购买债券,也可以是手持现金。较高储蓄率会推迟现实的消费支出,加大潜在的购买力。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虽不高,但储蓄率相当高,从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趋势看,国内市场潜量规模甚大。 (2)信贷。指金融或商业机构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融通资金的行为,其主要形式有短期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消费信贷使消费者可用贷款先取得商品使用权,再按约定期限归还贷款。消费信贷的规模与期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某一时限内现实购买力的大小,也影响着提供信贷的商品的销售量。如购买住宅、汽车及其他昂贵消费品,消费信贷可提前实现这些商品的销售。 (二)经济发展状况 1、宏观经济形势 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经济状态都是波动的。经济波动的传统模式,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即商业周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同一时期可能处于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2007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风暴,使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扩张,通过金融全球化,把次贷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环流,不可能全身而退。中国政府已经并继续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以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问题在于,国际或国内经济形势都是复杂多变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力求正确认识与判断,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计划。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或是流通中用于交换的货物(服务)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升值的过程;通货紧缩则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持续升值的过程。二者都是宏观经济不平衡和不协调,前者表现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