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薄膜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计划(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聚酯薄膜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计划 聚酯薄膜公司 企业经营战略计划 x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3 二、 精密离型膜 4 三、 必要性分析 5 四、 项目基本情况 5 五、 公司基本情况 8 六、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10 七、 融合战略的分类 12 八、 企业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14 九、 企业竞争战略的构成要素(优势的创建) 15 十、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 16 十一、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基本含义 18 十二、 内部环境分析 20 十三、 外部环境分析 24 十四、 麦肯锡矩阵分析法 38 十五、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39 十六、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对象与层次 40 十七、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42 十八、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式选择 45 十九、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基本含义 48 二十、 经济效益 49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49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1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52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55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57 二十一、 建设进度分析 5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58 一、 产业环境分析 预计GDP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8亿元(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后增长8.1%),其中税收占比8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5%。“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荣获“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全票获得2022年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承办权。对照《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综合各方面因素,本着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把“全面性”和“高质量”作为全面小康收官的基本点,作为安排今年目标任务的立足点,确保全面小康成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21%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0.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以上,保持进出口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高于省定目标,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确保完成省定目标。 二、 精密离型膜 离型膜,也称隔离膜、剥离膜、分离膜等。PET离型膜是对PET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涂布硅离型剂、氟素离型剂或者进行等离子处理,使其对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具有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PET离型膜要经过蒸镀、多次涂布、复合、最后剥离,制程长、工序多,加工过程的温度多数在120℃~150℃,少数瞬间最高可达190℃。这样对作为整个加工过程的载体PET薄膜的质量要求就相对较高,尤其是对薄膜的平整性、洁净性、热稳定性要求很高。因为光学级及电子模切用高端离型膜需要在千、万级洁净车间生产,涂布设备精度高,配方固化反应需彻底,胶面平整,进入门槛较高。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数码相机及汽车等领域。MLCC离型膜用于MLCC生产中的“流延”环节,其作用是将有机离型剂涂布于PET聚酯薄膜上,在流延涂布时承载陶土层。MLCC通常需要堆叠300-1000层陶瓷介质,每一层陶瓷介质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离型膜,因此这种工艺要求薄膜具有剥离性和光滑性,以达到剥离介质电层而不损坏电层的效果,并且要求薄膜厚度需十分均匀,离型力适中,且干燥后可轻易剥离,供多层次晶片积层时使用。 MLCC用离型膜市场持续扩大。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2018年统计数据,传统燃油汽车平均每车需要4000只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每辆车的MLCC需求量在10000只左右,纯电动汽车所需MLCC数量更多,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MLCC数量高达1.7万~1.8万颗。一台5G智能手机的MLCC使用量在1000颗以上。根据证券之星百家号,2020年,全球MLCC用离型膜面积达到97亿平方米。 近年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产销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政策扶持下市场规模快速增大,保证上游产品的需求。根据双星新材2021年年度报告,MLCC用离型膜的市场规模约150多亿元,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三、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27.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079.5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611.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7%;建设期利息123.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2%;流动资金2345.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1%。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79.5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046.72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032.83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22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7940.79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114.50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38%。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706.89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8000.00 约27.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35974.59 容积率2.00 1.2 基底面积 ㎡ 11160.00 建筑系数62.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39.47 2 总投资 万元 12079.5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9611.21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8308.77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053.99 2.1.3 预备费 万元 248.4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23.30 2.3 流动资金 万元 2345.04 3 资金筹措 万元 12079.5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7046.7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5032.83 4 营业收入 万元 222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7940.79 "" 6 利润总额 万元 4152.66 "" 7 净利润 万元 3114.50 "" 8 所得税 万元 1038.16 "" 9 增值税 万元 887.91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06.55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2032.62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6927.3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8706.89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77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9.38%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905.31 所得税后 五、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二)核心人员介绍 1、宋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2、陆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3、郝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4、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5、贺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六、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一)融合战略的概念 关于融合战略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迈克尔.波特认为融合战略就是同时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竞争地位,是一种降低成本的同时又突出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战略钟”理论认为,融合战略是企业在实现差异化的同时,价格又低于竞争对手的战略。 概括地讲,融合战略是指以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为基础而建立起的一种能够为顾客创造较高货币价值和较低货币成本的战略。这种战略能够为企业长期发展建立起进退有据的竞争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力的威胁,在产业中胜过竞争对手,为企业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 融合战略之所以出现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企业的一个先动优势都是暂时的,都可能被竞争对手迅速的反击行动所破坏,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不断地建立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先动企业的优势越来越难以保持,而竞争对手的抵抗力越来越强,企业在竞争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快速地从一种优势转向另一种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